邯郸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0:46
邯郸方言是河北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动态变化的语音又是邯郸方言研究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一方面,现代邯郸方言具有古赵国方言特征的遗留,在方言自身运行机制的作用下,或快或慢地进行演变、发展。另一方面,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自战国至明清时期该地域多次移民的历史,其语音演变轨迹十分复杂。正因为如此,邯郸方言语音研究极具价值。 本论文在着手研究邯郸方言语音时,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1981年)对邯郸市各区县(四区十五县,包括一个县级市),进行了实地语音的调查工作。所选取的发音合作人共有60人,其中老年组(60岁以上)有15人,中年组(40岁—60岁)有45人,而主要发音人选取为男性老年组人,个别发音人因发音材料欠缺,以女性老年组人和男性中年组人发音材料加以补充。所调查的结果以语音材料形式加以保存,并整理为声韵调配合表,以方便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 本论文也对邯郸戏曲用韵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理,选取邯郸最为本土的戏曲剧种(武安平调、武安落子)及其曲目为研究对象,依照《中原音韵》十九韵部对韵字和押韵情况进行了归纳,并从语音演变角度进行了分析,所得的结论为邯郸方言韵母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参照。 本论文基本思路是先从判定邯郸方言类型入手,界定邯郸方言三种类型——晋语、冀鲁官话、中原官话的分区,继而以《方言调查字表》的例字为基础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各方言区具体的语音情况,再论述其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及方言间语音的对应规律,最终找出邯郸方言语音特点。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邯郸的地理和历史沿革情况,对邯郸方言语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之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材料来源等情况,并圈定了研究及调查的范围,以便于进行归纳性研究。 第二部分,对邯郸方言语音进行了共时描写,主要包括邯郸晋语与山西黎城晋语、河南安阳晋语的比较,邯郸冀鲁官话与山东冠县冀鲁官话的比较以及邯郸中原官话与河南南乐县中原官话的比较。通过毗邻地域同类型方言之间的比较,找出了邯郸方言语音在共时角度上的差异性特征。 第三部分,是对邯郸方言语音历时的比较研究。该部分依次对声母、韵母、声调三大版块进行了研究。声母部分,以《切韵》音系、《中原音韵》音系、《洪武正韵》音系、《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对邯郸方言声母在官修韵书、曲韵书和时音韵书里的读音情况进行了研究,从读音来源上找出了声母的特点。韵母部分,同样以《切韵》音系、《中原音韵》音系、《洪武正韵》音系、《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对邯郸方言韵母进行了研究,更从邯郸戏曲用韵着手,分析了邯郸地方戏曲语音的特点,为邯郸方言语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声调部分,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全面阐述了邯郸方言的声调系统,划分了调类,描述了调值,并着重研究分析了邯郸方言的入声调问题。 第四部分,结语、邯郸方言类型及特点。结语,是对论文所述观点、结论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全面概括梳理,之后综合分析了邯郸方言类型及特点,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释。 总之,本论文从历时与共时的视角对邯郸方言语音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邯郸戏曲的语音面貌或用韵情况对邯郸方言语音做了动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邯郸方言语音静态的研究成果,分析与阐释了邯郸方言语音演变形成的更为深层次的特点及原因,为邯郸方言语音研究提供了较新的视角与个案参照。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H1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邯郸地理和历史沿革况史
二、 邯郸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调查范围与对象
第二章 邯郸方言语音的共时描写
一、 邯郸晋语与山西黎城晋语、河南安阳晋语的比较
二、 邯郸冀鲁官话与山东冠县冀鲁官话的比较
三、 邯郸中原官话与河南南乐县中原官话的比较
第三章 邯郸方言语音的历时比较
一、 邯郸方言声母历时研究
(一) 以《切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二) 以《中原音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三) 以《洪武正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四) 以《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二、 邯郸方言韵母历时研究
(一) 以《切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二) 以《中原音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三) 以《洪武正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四) 以《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五) 邯郸戏曲用韵研究
小结
三、 邯郸方言声调研究
(一) 邯郸方言的声调情况
(二) 邯郸方言的入声调研究
小结
第四章 结语兼论邯郸方言类型及特点
一、 邯郸方言类型
二、 邯郸方言特点
三、 原因阐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2829618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H1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邯郸地理和历史沿革况史
二、 邯郸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调查范围与对象
第二章 邯郸方言语音的共时描写
一、 邯郸晋语与山西黎城晋语、河南安阳晋语的比较
二、 邯郸冀鲁官话与山东冠县冀鲁官话的比较
三、 邯郸中原官话与河南南乐县中原官话的比较
第三章 邯郸方言语音的历时比较
一、 邯郸方言声母历时研究
(一) 以《切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二) 以《中原音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三) 以《洪武正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四) 以《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声母研究
二、 邯郸方言韵母历时研究
(一) 以《切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二) 以《中原音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三) 以《洪武正韵》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四) 以《五方元音》音系为坐标的邯郸方言韵母研究
(五) 邯郸戏曲用韵研究
小结
三、 邯郸方言声调研究
(一) 邯郸方言的声调情况
(二) 邯郸方言的入声调研究
小结
第四章 结语兼论邯郸方言类型及特点
一、 邯郸方言类型
二、 邯郸方言特点
三、 原因阐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02期
2 贺巍;;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J];方言;1986年01期
3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4 钱曾怡 ,曹志峗 ,罗福腾;河北省东南部三十九县市方音概况[J];方言;1987年03期
5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6 张鸿魁;读《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J];方言;2002年01期
7 刘淑学;;冀鲁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4期
8 忌浮;《洪武正韵》支微齐灰分并考[J];古汉语研究;1998年03期
9 高兵;吴继章;;河北方言中与儿化有关的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唐健雄;;河北方言里的“X得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829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2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