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4:02
   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因此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两国在语言方面也互相影响,韩语词汇受到汉语词汇的影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韩语词汇中汉字词汇占很高的比例,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汉韩同形词,所以在学习汉语词汇时,韩国人比其他国家的学习者占优势。但是,汉韩同形词的词性、词义等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负迁移。本文将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进行词性比较,揭示其词性差异,以减少以韩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本章概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揭示了从词性方面对汉韩同形词进行比较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本章是本文相关理论的概说,包括汉韩语言的整体特点以及汉语和韩语在词类划分、兼类词研究方面的现状。 第二章:本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29类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词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汉语兼类词的界定、数量统计及汉韩同形词的对比。 第三章:本章对汉韩同形词词性偏误现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结论:本章归纳了汉语兼类词中汉韩同形词的词性对应情况。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H19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中国对汉韩同形词的对比研究
        0.2.2 韩国对汉韩同形词的对比研究
        0.2.3 问题和缺陷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解决的主要问题
    0.4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0.4.1 语料来源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本文有关的理论概说
    1.1 与本文有关的汉韩语言特点
        1.1.1 汉语特点分析
        1.1.2 韩语特点分析
    1.2 汉韩语言词类基本理论及特点
        1.2.1 汉语词类基本理论及特点
        1.2.2 韩语汉字词的词类体系基本理论及特点
    1.3 汉韩兼类现象研究概述
        1.3.1 汉语兼类词研究概述
        1.3.2 韩语“品词(词类)通用”研究概述
第二章 汉语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双音节词对比分析
    2.1 汉语兼类词的定义、范围及兼类类型的确定
        2.1.1 汉语兼类词的定义
        2.1.2 汉语兼类词的范围
        2.1.3 汉语兼类词的类型
    2.2 韩语中同形汉字词的选择及其词性确定
    2.3 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分类及所占比例
    2.4 汉语双音节兼类词中的汉韩同形词词性对比
        2.4.1 汉语动名(名动)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2 汉语名形(形名)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3 汉语动形(形动)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4 汉语形副(副形)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5 汉语名副(副名)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6 汉语动副(副动)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7 汉语动名形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8 汉语名形副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9 汉语副连兼类词与韩语同形词词性对比
        2.4.10 其他
第三章 汉韩同形词词性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3.1 汉韩同形词词性偏误分析及二话习得偏误分析
        3.1.1 汉语动形兼类、名形兼类与韩语名词对应产生的偏误
        3.1.2 汉语动形兼类与韩语名形兼类对应产生偏误
        3.1.3 韩语具有而汉语没有的词性所产生的偏误
        3.1.4 非兼类词产生的偏误
    3.2 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清明;;《现代汉语词典》“动、名兼类”计量考察[J];辞书研究;2010年04期

2 姜自霞;丁崇明;侯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双音节动名兼类词[J];辞书研究;2011年03期

3 贺国伟;韩国语中的汉字源词及对韩汉语的词语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5 范晓;;关于汉语词类的研究——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6 郭锐;;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词类研究[J];汉语学习;2011年05期

7 齐晓峰;;韩国语汉字词的母语迁移与教学对策——以《韩国语》中的双音节汉字词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陈艳敏;;同形汉字词在汉译韩中的迁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崔永模;韩、汉语构词法的异同[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刘红英;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使用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英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双音节名转形兼类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齐珍珍;基于语料库的《HSK词汇大纲》兼类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杜朝科;《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兼类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杨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形副兼类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0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830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