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甲骨文字体分类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0:49
自林沄先生提出字体是甲骨科学分类的唯一标准以来,对卜辞的分组分类逐渐趋向于精细化和严整性,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手段的升级,从定量的字体分析视角开展甲骨分组分类的工作逐渐成为热门,一些学者也做出了积极的实践。然而,分类断代指导下的字体研究仍存在相当的讨论空间。(?)组卜辞作为时代较早的一批甲骨材料,尚未有学者对其做过穷尽性的字体调查和分类讨论。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设定为:在完成对(?)组卜辞材料认定的基础上,以特征字为依托对(?)组卜辞的字体分布情况进行穷尽性的分类与整理,以期更加全面地呈现(?)组卜辞的文字面貌与组类特征,为分类断代指导下的字体研究由举例定性到穷尽定量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份有用的资料。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四节。第二章为“(?)组卜辞特征字的字体分类与研究”,以材料整合为基础,本章主要致力于考察(?)组卜辞中每一特征字的字体面貌。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特征字选取标准以及字体分类标准的建立,从字频、卜辞覆盖度以及字形的可变度三个层面筛选出符合字体分类要求的卜辞用字,并以形体结构为主、...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卜辞特征字的字体分类与研究
第一节 特征字选取标准的建立
第二节 (?)组卜辞中特征字的字体分类、整理和评估
一、贞
二、王
三、不
四、其
五、子
六、庚
七、戊
八、巳
九、丑
十、酉
十一、方
十二、亥
十三、戌
十四、殇
十五、用
第三节 对特征字整理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对《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及《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所见(?)组甲骨的分类认定
第二节 相关分类争议片的整理与认定
第三节 特征字构件分类研究及构形元素评估
一、王:往、襁
二、不:垟、肒
三、子:保、季、毓
四、庚:唐、愲、藭
五、酉:擅、奠、尊、観、葐
六、戌:咸、刹、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各家认定(?)组卜辞及分类表
附录2 特征字具体分布情况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山简文偏旁类纂》简说[J]. 刘志基. 中国文字研究. 2014(01)
[2]甲骨组类学[J]. 刘义峰. 中国史研究. 2011(04)
[3]简论甲骨文字频的两端集中现象[J]. 刘志基. 语言研究. 2010(04)
[4]殷墟甲骨卜辞分期分类研究综述[J]. 王建军. 中州学刊. 2010(01)
[5]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J]. 王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6]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 王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2)
[7]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J]. 李学勤. 文物. 1981(05)
[8]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J]. 李学勤. 文物. 1977(11)
[9]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J]. 李学勤. 考古学报. 1957(03)
博士论文
[1]甲骨文字用研究[D]. 夏大兆.安徽大学 2014
[2]历组卜辞字体分析[D]. 萧晟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传承与变异[D]. 郭瑞.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D]. 陈婷珠.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殷墟卜辞字形特征及类型划分[D]. 王建军.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4964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组卜辞特征字的字体分类与研究
第一节 特征字选取标准的建立
第二节 (?)组卜辞中特征字的字体分类、整理和评估
一、贞
二、王
三、不
四、其
五、子
六、庚
七、戊
八、巳
九、丑
十、酉
十一、方
十二、亥
十三、戌
十四、殇
十五、用
第三节 对特征字整理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对《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及《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所见(?)组甲骨的分类认定
第二节 相关分类争议片的整理与认定
第三节 特征字构件分类研究及构形元素评估
一、王:往、襁
二、不:垟、肒
三、子:保、季、毓
四、庚:唐、愲、藭
五、酉:擅、奠、尊、観、葐
六、戌:咸、刹、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各家认定(?)组卜辞及分类表
附录2 特征字具体分布情况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山简文偏旁类纂》简说[J]. 刘志基. 中国文字研究. 2014(01)
[2]甲骨组类学[J]. 刘义峰. 中国史研究. 2011(04)
[3]简论甲骨文字频的两端集中现象[J]. 刘志基. 语言研究. 2010(04)
[4]殷墟甲骨卜辞分期分类研究综述[J]. 王建军. 中州学刊. 2010(01)
[5]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J]. 王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6]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 王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02)
[7]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J]. 李学勤. 文物. 1981(05)
[8]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J]. 李学勤. 文物. 1977(11)
[9]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J]. 李学勤. 考古学报. 1957(03)
博士论文
[1]甲骨文字用研究[D]. 夏大兆.安徽大学 2014
[2]历组卜辞字体分析[D]. 萧晟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的传承与变异[D]. 郭瑞.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D]. 陈婷珠.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殷墟卜辞字形特征及类型划分[D]. 王建军.郑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4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0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