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概念对“上/下”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内在制约
发布时间:2020-12-30 03:26
时空转换及位移事件表达是贯穿"上/下"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比较"上/下+X"和"X+上/下"的句法语义可统一解释"上/下"的语义系统。名词"上/下"表征空间:"上/下+N"表征物像内部,将物像N分为两部分;"N+上/下"表征外部,N表面及高或低于N的空间都可用"N+上"或"N+下"表示。路径动词"上/下"有3种表位移方式:在"上/下+N"中独立表达位移,句法核心和意义核心重合;在"上/下+V"中是意义核心,表未完成体位移;在"V+上/下"格式中亦为意义核心,表"脱离/到达"类完成体位移。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表空间概念的[上/ 下+X]空和[X+上/下]空
1. 1 表空间概念的[上/ 下+N]空
1. 2 表空间概念的[N+上/ 下]空
1. 3 小结
2.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X]时和[X+上/下]时
2. 1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X]时
2. 1. 1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N]时
2. 1. 2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V]时
2. 2 表时间概念的[X+上/ 下]时
2. 2. 1 表时间概念的[V+上/ 下]时
2. 2. 1. 1 表时间概念的[V+上]时
2. 2. 1. 2 表时间概念的[V+下]时
2. 2. 2 表时间概念的[A+上/ 下]时
3. 时空转换对[上/ 下+X] 和[X+上/ 下] 的内在制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句法分布与概念变化的对应与互动——谈“来/去”的三种“位移概念”[J]. 范立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1)
[2]V上和V下[J]. 蒋绍愚.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上”、“下”动词性组合搭配的认知优选机制[J]. 杨子,淡晓红. 语言科学. 2010(04)
[4]从方位词“上/下”看认知域刻划的三组构件[J]. 蔡永强.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2)
[5]“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J]. 白丽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4)
[6]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J]. 张伯江. 语言科学. 2005(06)
[7]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3)
[8]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J]. 卢华岩!100875.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3)
[9]转指和转喻[J]. 沈家煊. 当代语言学. 1999(01)
[10]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J]. 石毓智. 中国语文. 1995(01)
博士论文
[1]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 蔡永强.北京语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6891
【文章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表空间概念的[上/ 下+X]空和[X+上/下]空
1. 1 表空间概念的[上/ 下+N]空
1. 2 表空间概念的[N+上/ 下]空
1. 3 小结
2.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X]时和[X+上/下]时
2. 1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X]时
2. 1. 1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N]时
2. 1. 2 表时间概念的[上/ 下+V]时
2. 2 表时间概念的[X+上/ 下]时
2. 2. 1 表时间概念的[V+上/ 下]时
2. 2. 1. 1 表时间概念的[V+上]时
2. 2. 1. 2 表时间概念的[V+下]时
2. 2. 2 表时间概念的[A+上/ 下]时
3. 时空转换对[上/ 下+X] 和[X+上/ 下] 的内在制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句法分布与概念变化的对应与互动——谈“来/去”的三种“位移概念”[J]. 范立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01)
[2]V上和V下[J]. 蒋绍愚.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上”、“下”动词性组合搭配的认知优选机制[J]. 杨子,淡晓红. 语言科学. 2010(04)
[4]从方位词“上/下”看认知域刻划的三组构件[J]. 蔡永强.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2)
[5]“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J]. 白丽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4)
[6]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J]. 张伯江. 语言科学. 2005(06)
[7]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2003(03)
[8]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J]. 卢华岩!100875.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03)
[9]转指和转喻[J]. 沈家煊. 当代语言学. 1999(01)
[10]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J]. 石毓智. 中国语文. 1995(01)
博士论文
[1]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 蔡永强.北京语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4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4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