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必定”“一定”的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0-12-30 08:14
同义词在汉语中数为庞大且难以掌握,但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正确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对外汉语教师设计合适的教案,并且教会外国留学生正确的使用近义词中的词来确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好一对近义词必备的技能,“必然”“必定”“一定”这组近义词在日常生活中多为使用,但是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还是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留学生在使用“必然”“必定”“一定”时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辨析这组近义词,给出适用的教法,本文对留学生使用“必然”“必定”“一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学生近义词习得的认知因素、常见偏误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给出的近义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避免偏误去设计教案,帮助留学生真正掌握“必然”“必定”“一定”这组近义词的用法。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综述
1.2.1 “必然”“必定”“一定”的综合研究
1.2.2 留学生习得近义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对“必然”“必定”“一定”的语义、句法、语用对比研究
2.1 “必然”“必定”“一定”语义对比
2.1.1 “必然”“必定”“一定”语义共同点
2.1.2 “必然”“必定”“一定”的语义差异
2.2 “必定”“必然”“一定”的句法分析
2.2.1 与人称的共现
2.2.2 与“将”的共现
2.2.3 与“要”的共现
2.2.4 否定式的不同
2.3 “必然”“必定”“一定”的语用对比分析
2.3.1 对句类的选择
2.3.2 独立使用能力
2.3.3 语体色彩
第3章 留学生习得汉语“必然”“必定”“一定”的偏误研究
3.1 偏误分析
3.1.1 书写失误
3.1.2 误用
3.1.3 否定式混淆
3.1.4 “一定”的泛化
3.2 偏误的原因分析
3.2.1 语内负迁移
3.2.2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3.2.3 “必定”“必然”“一定”语义的复杂性
3.2.4 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4章 “必定”“必然”“一定”教学策略与实践
4.1 教学建议
4.1.1 查看汉语词典
4.1.2 教师讲解方式的提升
4.1.3 课后练习
4.1.4 建立误句错题本
4.1.5 教学实践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47315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综述
1.2.1 “必然”“必定”“一定”的综合研究
1.2.2 留学生习得近义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对“必然”“必定”“一定”的语义、句法、语用对比研究
2.1 “必然”“必定”“一定”语义对比
2.1.1 “必然”“必定”“一定”语义共同点
2.1.2 “必然”“必定”“一定”的语义差异
2.2 “必定”“必然”“一定”的句法分析
2.2.1 与人称的共现
2.2.2 与“将”的共现
2.2.3 与“要”的共现
2.2.4 否定式的不同
2.3 “必然”“必定”“一定”的语用对比分析
2.3.1 对句类的选择
2.3.2 独立使用能力
2.3.3 语体色彩
第3章 留学生习得汉语“必然”“必定”“一定”的偏误研究
3.1 偏误分析
3.1.1 书写失误
3.1.2 误用
3.1.3 否定式混淆
3.1.4 “一定”的泛化
3.2 偏误的原因分析
3.2.1 语内负迁移
3.2.2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
3.2.3 “必定”“必然”“一定”语义的复杂性
3.2.4 外部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4章 “必定”“必然”“一定”教学策略与实践
4.1 教学建议
4.1.1 查看汉语词典
4.1.2 教师讲解方式的提升
4.1.3 课后练习
4.1.4 建立误句错题本
4.1.5 教学实践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47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4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