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言”词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17:00
词群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类词的集合。“言”词群则是指:在内部的语源关系上或多或少有着联系,且在外在的书写形式上以“言”或“讠”为标志的一类词的总称。目前还没有对“言”词群进行的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对“言”词群进行了重新定义,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收集到的468个隶属于“言”词群的字、词、语为依托,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对“言”词群中所包含的字、词、语进行了细致而微的分析。结合词群教学理论和语素教学法理论,试图完善“言”词群教学,减少“言”词群的使用偏误,为汉语学习者识记“言”词群、扩大词汇量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涉及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三个方面。笔者从词群研究的价值、“言”词群的重要性、选择“言”词群的可操作性、以及目前研究的欠缺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选择“言”词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第二章,“言”词群的构词方式及语义分析,将我们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部分:以“言”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例如:留言、语言、诺言等)、“言”部单音节字词(例如:词、调、读、访等)、以“言”部字作为构...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等级划分》的研究
1.2.2 关于词群理论及词群的研究
1.2.3 关于词汇教学的研究
1.2.4 与“言”有关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言”词群的构词方式及语义分析
2.1 “言”部单音节字词
2.1.1 构词造字方式
2.1.2 语义分析
2.2 以“言”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
2.2.1 构词方式
2.2.2 语义分析
2.3 以“言”部字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语
2.3.1 构词方式
2.3.2 语义分析
第三章“言”词群的偏误统计与偏误类型分析
3.1 语料库的选择和使用
3.2 基于语料库的“言”词群偏误统计
3.2.1 “言”部单音节字词的偏误统计
3.2.2 以“言”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的偏误统计
3.2.3 以“言”部字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语偏误统计
3.3 偏误类型分析
3.3.1 字形偏误
3.3.2 用词偏误
第四章 《等级划分》中的“言”词群教学
4.1 教学思考
4.1.1 词群教学法
4.1.2 语素教学法
4.2 教学建议
4.2.1 通过对比,突出差异
4.2.2 创设语境,鼓励交际
4.2.3 练习多样,增添趣味
第五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言”词群中所包含的词汇在《等级划分》中具体分布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三音节词语收录情况分析[J]. 孙燕.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1)
[2]汉语义类词群的造字构词理据——以“水”词群为例[J]. 辜夕娟. 语文建设. 2014(27)
[3]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实验研究[J]. 杨玉玲,付玉萍. 语言文字应用. 2014(02)
[4]《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非词成分”收录评析[J]. 孙菁.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5]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 杨晓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6]原型理论视角下词群语义范畴的交叉现象及原因——以“口”、“食”、“言”词群为例[J]. 李兴奎,李顺琴,潘玉华. 语文学刊. 2011(03)
[7]研制《音节和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探寻汉语国际教育新思维[J]. 刘英林,马箭飞.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1)
[8]网络“控”族词[J]. 陈海峰. 语文建设. 2009(09)
[9]“狂”类词新兴用法中的程度量级差异考察[J]. 杨荣华. 修辞学习. 2007(06)
[10]“拼”族词:“拼生活”和“血拼”[J]. 常月华. 修辞学习. 2007(05)
博士论文
[1]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D]. 李英兰(LEE YOUNG RAN).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 廖正刚.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口”词群研究[D]. 陈千云.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人”族词研究[D]. 杨晓莉.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莫言小说基本颜色词研究[D]. 王冬梅.渤海大学 2015
[4]对外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研究[D]. 张曼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以字为纲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王博.湖北师范学院 2015
[6]《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级双音节词的语义透明度分析[D]. 于志坤.暨南大学 2014
[7]汉俄颜色词对比研究[D]. 贾彦红.黑龙江大学 2014
[8]《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词汇部分分析[D]. 宋晓艳.暨南大学 2013
[9]《说文解字》言部字研究[D]. 冯能斌.江西师范大学 2012
[10]《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 李宁.辽宁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9182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等级划分》的研究
1.2.2 关于词群理论及词群的研究
1.2.3 关于词汇教学的研究
1.2.4 与“言”有关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言”词群的构词方式及语义分析
2.1 “言”部单音节字词
2.1.1 构词造字方式
2.1.2 语义分析
2.2 以“言”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
2.2.1 构词方式
2.2.2 语义分析
2.3 以“言”部字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语
2.3.1 构词方式
2.3.2 语义分析
第三章“言”词群的偏误统计与偏误类型分析
3.1 语料库的选择和使用
3.2 基于语料库的“言”词群偏误统计
3.2.1 “言”部单音节字词的偏误统计
3.2.2 以“言”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的偏误统计
3.2.3 以“言”部字作为构词语素的合成词语偏误统计
3.3 偏误类型分析
3.3.1 字形偏误
3.3.2 用词偏误
第四章 《等级划分》中的“言”词群教学
4.1 教学思考
4.1.1 词群教学法
4.1.2 语素教学法
4.2 教学建议
4.2.1 通过对比,突出差异
4.2.2 创设语境,鼓励交际
4.2.3 练习多样,增添趣味
第五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言”词群中所包含的词汇在《等级划分》中具体分布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三音节词语收录情况分析[J]. 孙燕.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1)
[2]汉语义类词群的造字构词理据——以“水”词群为例[J]. 辜夕娟. 语文建设. 2014(27)
[3]美国学生“识词不识字”现象实验研究[J]. 杨玉玲,付玉萍. 语言文字应用. 2014(02)
[4]《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非词成分”收录评析[J]. 孙菁.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5]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 杨晓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6]原型理论视角下词群语义范畴的交叉现象及原因——以“口”、“食”、“言”词群为例[J]. 李兴奎,李顺琴,潘玉华. 语文学刊. 2011(03)
[7]研制《音节和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探寻汉语国际教育新思维[J]. 刘英林,马箭飞.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1)
[8]网络“控”族词[J]. 陈海峰. 语文建设. 2009(09)
[9]“狂”类词新兴用法中的程度量级差异考察[J]. 杨荣华. 修辞学习. 2007(06)
[10]“拼”族词:“拼生活”和“血拼”[J]. 常月华. 修辞学习. 2007(05)
博士论文
[1]汉韩饮食词汇隐喻对比研究[D]. 李英兰(LEE YOUNG RAN).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 廖正刚.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口”词群研究[D]. 陈千云.华中师范大学 2017
[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人”族词研究[D]. 杨晓莉.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莫言小说基本颜色词研究[D]. 王冬梅.渤海大学 2015
[4]对外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研究[D]. 张曼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以字为纲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王博.湖北师范学院 2015
[6]《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级双音节词的语义透明度分析[D]. 于志坤.暨南大学 2014
[7]汉俄颜色词对比研究[D]. 贾彦红.黑龙江大学 2014
[8]《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词汇部分分析[D]. 宋晓艳.暨南大学 2013
[9]《说文解字》言部字研究[D]. 冯能斌.江西师范大学 2012
[10]《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 李宁.辽宁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79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7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