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V到P”结构的系统属性及其历史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6 09:43
  本文选取口语性较强的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建立现代汉语封闭语料库,以“V到P”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获得现代汉语“V到P”结构的系统属性,并尝试对其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现象加以理论概括。文章借鉴了朱德熙先生句法结构的思想,分别从整体结构和内部构造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V到P”结构,重点从内部构造入手,分别描写了“P”、“V到”、“到”的分布情况,探讨了“到”的词性归属问题,并且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V到P”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取各个时期口语性较强的古代汉语文献建立古代汉语封闭语料库,进而探求“V到P”系统属性的历史来源和演变历程。在研究中,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有关思想,对“V到P”的相关现象进行探讨。 

【文章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V 到P”结构中“到”的词性及其层次划分
        1.2.2 “V 到P”结构的分类
        1.2.3 “V 到P”结构的来源
        1.2.4 总结
    1.3 研究目的和价值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汉语“V 到P”结构的系统属性
    2.1 现代汉语“V 到P”结构的语料库说明
    2.2 “V 到P”结构的句法分布
        2.2.1 句法结构
        2.2.2 “V 到P”结构的语法功能
        2.2.3 “V 到P”结构的入句特点
    2.3 “V 到P”结构中的“P”
        2.3.1 “V 到P”结构的内部构造
        2.3.2 述宾短语“V 到P”的宾语P
    2.4 述宾短语“V 到P”的述语“V 到”
        2.4.1 “V 到P”粘合式述补结构
        2.4.2 “V 到”的双重分析——状中结构
        2.4.3 “V 到P”动补短语
        2.4.4 总结
        2.4.5 “V 到”的体
    2.5 现代汉语中“V 到P”中的“到”
        2.5.1 到1
        2.5.2 到2
        2.5.3 到3
        2.5.4 到4
    2.6 现代汉语“V 到P”的分类
        2.6.1 表处所义的“V 到+NL”
        2.6.2 表时间义的“V 到+NT”
        2.6.3 表数量义的“V 到 SL”
        2.6.4 表程度义的“V 到 C”
        2.6.5 表示获得义的“V 到NP”
        2.6.6 表状态义的述补结构“V 到 Z”
第三章 现代汉语“V 到P”结构的历史来源
    3.1 “V 到P”结构历史来源的语料库说明
    3.2 先秦时期的“V 到P”结构
    3.3 两汉时期的“V 到P”结构
    3.4 六朝时期的“V 到P”结构
    3.5 唐五代时期的“V 到P”结构
    3.6 宋朝时期的“V 到P”结构
    3.7 元明清时期的“V 到P”结构
第四章 结语
    4.1 现代汉语“V 到P”的系统属性
        4.1.1 “V 到P”结构的定性
        4.1.2 “P”的系统面貌
        4.1.3 “V 到”结构的系统面貌
        4.1.4 “到”的性质
        4.1.5 “V 到P”结构的分类
    4.2 现代汉语“V 到P”结构的历史来源
        4.2.1 现代汉语“P”的来源
        4.2.2 现代汉语“V 到”的来源
        4.2.3 现代汉语“V 到P”结构的形成
    4.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本文编号:2980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980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