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字疏证
发布时间:2021-02-16 07:10
秦文字上承商、周文字,而在發展演變中,秦人不断融入自己的民族風格和文化,在春秋早期渐渐産生了具有自己地域風格的文字,到戰國時期最终形成小篆和辣害雨個字形體系,而這種雙向發展並且同時並用的现象在中國文字史上是罕見的,今天所用漢字正是在秦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從文字學發展史来看,秦文字既是中國古文字之终结,又是今文之發端,是中國文字發展史一個極爲關鍵的轉折點,因此封秦文字的研究就顯得尤爲重要。封秦文字的研究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封秦文字造行系统的整理,全面把握秦文字出土和研究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整理主要以兩種方式劃分:根據秦文字時代不同劃分爲: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戟國早中期、戟國晚期和秦代;根據文字载體的不問劃分爲:秦金文文字(秦兵器)、秦陶文、秦璽印文字(璽印舆封泥)、秦玉石文字、秦货幣文字、秦石刻文字、秦竹筒文字以及秦雜器文字。編年分颊工作可以清晰地了解秦文字的發展胍絡和各種分類文字使用和發展上的異同,便於秦文字内部封比研究。其次,在具體罩字排列方面我们以《說文》爲排序,一方面是傳統習慣,便於學者,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研究秦文字與《說文》的關係。具體分卷也以...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秦文字出土與研究概述
秦文字疏證第一
秦文字疏證第二
秦文字疏證第三
秦文字疏證第四
秦文字疏證第五
秦文字疏證第六
秦文字疏證第七
秦文字疏證第八
秦文字疏證第九
秦文字疏證第十
秦文字疏證第十一
秦文字疏證第十二
秦文字疏證第十三
秦文字疏證第十四
参考文献
附錄
致谢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睡虎地秦简中“泛藓”及公车司马猎律新解[J]. 陈治国,于孟洲. 中国历史文物. 2006(05)
[2]秦玉牍索隐[J]. 李学勤.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02)
[3]诅楚文“亚驼”考[J]. 裘锡圭. 文物. 1998(04)
[4]陕西出土秦陶文字丛释[J]. 施谢捷. 考古与文物. 1998(02)
本文编号:3036396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秦文字出土與研究概述
秦文字疏證第一
秦文字疏證第二
秦文字疏證第三
秦文字疏證第四
秦文字疏證第五
秦文字疏證第六
秦文字疏證第七
秦文字疏證第八
秦文字疏證第九
秦文字疏證第十
秦文字疏證第十一
秦文字疏證第十二
秦文字疏證第十三
秦文字疏證第十四
参考文献
附錄
致谢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睡虎地秦简中“泛藓”及公车司马猎律新解[J]. 陈治国,于孟洲. 中国历史文物. 2006(05)
[2]秦玉牍索隐[J]. 李学勤.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02)
[3]诅楚文“亚驼”考[J]. 裘锡圭. 文物. 1998(04)
[4]陕西出土秦陶文字丛释[J]. 施谢捷. 考古与文物. 1998(02)
本文编号:3036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3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