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21 02:35
翻译是人类一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活动,翻译理论的存在几乎与翻译活动同龄。虽然说翻译活动不依赖这些理论而存在,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可以说翻译理论的出现是随着翻译活动的开始而存在的。在这些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翻译理论中,翻译理论家对于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译者的研究却是经历了一个由忽视、重视、彰显的过程。一直以来,翻译理论家讨论的焦点是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及翻译标准的确定,而对翻译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却重视不够,认识不到译者对于完成翻译过程的决定作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译者的主导作用这一概念,并试图用这一概念来解释说明整个翻译过程的完成,从而突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确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本文首先对译者的主导作用进行了界定,并对译者主导作用与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区分,描述了译者主导作用所具有的三个特征。在对此课题阐述的过程中,本文借助了罗杰.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图,对翻译过程中的程序与走向进行了直观地展现,把此模式图和译者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使得本课题的阐述更加清晰明了。除此之外,本文还阐述了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主导作用发挥的内、外两大因素。在对译者的主导作用的定义、表...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课题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篇章结构
1.5 小结
第2章 译者主导作用的含义、体现与特征
2.1 译者的主导作用
2.1.1 译者主导作用的含义
2.1.2 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2.2 译者主导作用的体现
2.2.1 译者的重要地位
2.2.2 译者的引导作用
2.3 译者主导作用的特征
2.3.1 译者主导作用的依附性
2.3.2 译者主导作用的鲜明性
2.3.3 译者主导作用的社会历史性
2.4 小结
第3章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导作用的发挥
3.1 译者对拟译文本的适应与选择
3.2 译者对拟译文本的抉择与创造
3.3 译者对翻译过程的“主率”与“统领”
3.4 小结
第4章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导作用的制约因素
4.1 制约译者主导作用的内部因素
4.1.1 译者自身的知识结构
4.1.2 译者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
4.2 制约译者主导作用的外部因素
4.2.1 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4.2.2 译者遵循的翻译规则
4.3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西方翻译史上译者地位的变迁[J]. 付冬. 学术交流. 2009(08)
[2]试论译者的主导作用[J]. 尹晓琴,胡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8)
[3]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 孙宁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4]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重新定位[J]. 曾尔奇. 许昌学院学报. 2006(03)
[5]试析译者的地位[J]. 常晓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02)
[6]译者地位在西方翻译研究中的变迁[J]. 朱剑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7]译者主体性:从幕后到台前——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 朱献珑,谢宝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8]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 翟红梅,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9]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04(03)
[10]从幕后到幕前——译者身份的历时比较与共时分析[J]. 王姝婧. 外国语言文学. 2004(01)
本文编号:3043718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课题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篇章结构
1.5 小结
第2章 译者主导作用的含义、体现与特征
2.1 译者的主导作用
2.1.1 译者主导作用的含义
2.1.2 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2.2 译者主导作用的体现
2.2.1 译者的重要地位
2.2.2 译者的引导作用
2.3 译者主导作用的特征
2.3.1 译者主导作用的依附性
2.3.2 译者主导作用的鲜明性
2.3.3 译者主导作用的社会历史性
2.4 小结
第3章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导作用的发挥
3.1 译者对拟译文本的适应与选择
3.2 译者对拟译文本的抉择与创造
3.3 译者对翻译过程的“主率”与“统领”
3.4 小结
第4章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导作用的制约因素
4.1 制约译者主导作用的内部因素
4.1.1 译者自身的知识结构
4.1.2 译者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
4.2 制约译者主导作用的外部因素
4.2.1 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4.2.2 译者遵循的翻译规则
4.3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西方翻译史上译者地位的变迁[J]. 付冬. 学术交流. 2009(08)
[2]试论译者的主导作用[J]. 尹晓琴,胡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8)
[3]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 孙宁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4]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重新定位[J]. 曾尔奇. 许昌学院学报. 2006(03)
[5]试析译者的地位[J]. 常晓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6(02)
[6]译者地位在西方翻译研究中的变迁[J]. 朱剑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7]译者主体性:从幕后到台前——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J]. 朱献珑,谢宝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8]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 翟红梅,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9]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04(03)
[10]从幕后到幕前——译者身份的历时比较与共时分析[J]. 王姝婧. 外国语言文学. 2004(01)
本文编号:3043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