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古注疏詞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0:30
中古時期,是漢語詞彙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從漢語史角度看,注疏語料的語言價值較大,且獨具特色。通過注疏語料,可以了解當時口語詞彙的情沉,還可以探討新詞新義的來源。同時,將注疏和被注釋的文獻進行比較,將同一文獻各時代的注疏語料之間進行比較,將注疏與同時代其它文獻進行比較,對漢語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注疏語料中,《論語》的注疏語言是比較有特色的一類。因爲《論語》作爲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從漢代以來,歷代都有許多注釋著作產生,對《論語》的注釋從未中斷過。基於此,本文選擇"《論語》中古注疏詞彙研究"作爲研究課題。本文以何晏《論語集解》和皇侃《論語義疏》爲主要語料,综合運用多種方法,從詞彙學角度首次對《論語》中古注疏進行了較爲全面的研究。全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交待了本文的選題緣由、研究意義,簡要介紹了《論語》及歷代注疏,回顧了《論語》中古注疏的研究現狀,説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語料辨别標准,對《論語》中古注疏語料庫建設思路進行了介紹。第二章,介紹了《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内容。認爲《論語》中古注疏的主要内容包括:對《論語》原文體例的揭示、對歷史信息的把握、對前人注疏的處理、從語言的角度注...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结論
1.1 选题缘由
1.1.1 注疏语料的語言價值大
1.1.2 《論語》注疏语言较有特色
1.2 研究意義
1.2.1 可更好地还原《論语》原貌,有助於《論语》解读或注释
1.2.2 把握词彙发展脈络,對漢语词彙史研究有参考價值
1.2.3 對辞書编纂、修订有参考價值
1.3 《論語》及歷代注疏简介
1.4 研究现状评述
1.4.1 使《論语》学的角度
1.4.2 從義疏的角度
1.4.3 從语言学的角度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5.1 具體描写與解释相结合
1.5.2 个案研究與全面关照相结合
1.5.3 共时描写與歷时比较相结合
1.6 語料辨别标准说明及劃分时代依据
1.7 语料库建设思路
1.7.1 电子文本的校對
1.7.2 语料的分离
1.7.3 分词和词性标注
1.7.4 分類操作
第二章 《论语》中古注疏的主要内容
2.1 對《論语》原文體例的揭示
2.1.1 串讲大意
2.1.2 揭示体例
2.1.3 分析篇章结构
2.2 對歷史信息的把握
2.2.1 交待歷史背景
2.2.2 补充史实
2.2.3 保存佚書、佚文信息
2.3 對前人注疏的处理
2.3.1 對前人的注释加以注释
2.3.2 指出舊注有不同看法
2.3.3 對前人的注提出不同看法
2.4 從語言、文献的角度注解
2.4.1 指明引文出处、異文情况及古書逸文
2.4.2 解释词语
2.4.3 辨析同義词
2.4.4 指明方言俗语
2.4.5 解释名物
2.4.6 解释虚词
2.5 其他
2.5.1 有疑存疑,不强行解释,亦不回避
2.5.2 注意前後呼应
第三章《論语》中古注疏單音詞研究
3.1 單音词切分标准
3.1.1 从形體的角度
3.1.2 從语義的角度
3.2 單音词概貌
3.3 單音同形異词研究
3.3.1 何注單音同形異词研究
3.3.2 皇疏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3 小结
3.4 單音词活用和兼類研究
3.4.1 單音词活用研究
3.4.2 單音词兼類研究
3.4.3 小结
3.5 單音單義词和單音多義词研究
3.5.1 單音單義词研究
3.5.2 單音多義词研究
3.5.3 小结
3.6 單音词與语文辞書修订
3.7 單音词小结
第四章 《論语》中古注疏複音词研究
4.1 複音词研究综述及判定标准
4.1.1 综述
4.1.2 複音词劃分标准
4.2 複音词概貌
4.2.1 複音词數量及與其他典籍的對比情况
4.2.2 複音词特点
4.3 複音單纯词研究
4.3.1 联绵词
4.3.2 叠音词
4.3.3 擬声词
4.3.4 小结
4.4 並列式複音词研究
4.4.1 並列式複音词概述
4.4.2 并列式複音动词
4.4.3 并列式複音形容词
4.4.4 並列式複音名词
4.4.5 同素異序词
4.4.6 小结
4.5 偏正式複音詞研究
4.5.1 何注偏正式複音词
4.5.2 皇疏偏正式複音词
4.5.3 偏正式複音词语義研究
4.5.4 小结
4.6 其他類型複音词研究
4.6.1 附加式複音词研究
4.6.2 动賓式複音词研究
4.6.3 補充式複音词研究
4.6.4 主謂式複音词研究
4.6.5 凝固式複音词研究
4.6.6 小结
4.7 複音新詞新義研究
4.7.1 新词
4.7.2 新義
4.7.3 《大词典》始見例可提前的词
4.7.4 小结
4.8 複音词小结
第五章 结語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本文所用语料的底本和校本
(二) 專著
(三) 單篇論文
(四) 學位論文
(五) 工具書
附錄
附錄一: 何注單音詞表
附錄二: 皇疏單音词表
附錄三: 何注雙音詞表
附錄四: 皇疏雙音词表
附錄五: 何注三音以上词表
附錄六: 皇疏三音以上词表
後记
作者簡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探微[J]. 唐明贵.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4)
[2]皇侃《礼记义疏》略论[J]. 焦桂美. 船山学刊. 2010(02)
[3]《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异解辨正[J]. 孔漫春.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1)
[4]《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考论[J]. 宋立林.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10)
[5]近百年来《论语》语言研究述评[J]. 张忠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从《论语义疏》看中古佛教词语的扩散[J]. 周先林,化振红. 理论界. 2007(11)
[7]吐鲁番新出阚氏王国《论语郑氏注》写本补说[J]. 王素. 文物. 2007(11)
[8]《论语》的释名现在可以论定了——《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的“仑会”即《论语》之“论”的含义[J]. 牛鸿恩. 长江学术. 2007(01)
[9]玄学背景下的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J]. 若水.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03)
[10]略论蜀大字本《论语注疏》的校勘价值[J]. 沙志利.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01)
硕士论文
[1]韋昭《國語解》詞彙研究[D]. 蘇超.浙江大学 2012
[2]趙岐《孟子章句》词彙研究[D]. 施含笑.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090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结論
1.1 选题缘由
1.1.1 注疏语料的語言價值大
1.1.2 《論語》注疏语言较有特色
1.2 研究意義
1.2.1 可更好地还原《論语》原貌,有助於《論语》解读或注释
1.2.2 把握词彙发展脈络,對漢语词彙史研究有参考價值
1.2.3 對辞書编纂、修订有参考價值
1.3 《論語》及歷代注疏简介
1.4 研究现状评述
1.4.1 使《論语》学的角度
1.4.2 從義疏的角度
1.4.3 從语言学的角度
1.5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5.1 具體描写與解释相结合
1.5.2 个案研究與全面关照相结合
1.5.3 共时描写與歷时比较相结合
1.6 語料辨别标准说明及劃分时代依据
1.7 语料库建设思路
1.7.1 电子文本的校對
1.7.2 语料的分离
1.7.3 分词和词性标注
1.7.4 分類操作
第二章 《论语》中古注疏的主要内容
2.1 對《論语》原文體例的揭示
2.1.1 串讲大意
2.1.2 揭示体例
2.1.3 分析篇章结构
2.2 對歷史信息的把握
2.2.1 交待歷史背景
2.2.2 补充史实
2.2.3 保存佚書、佚文信息
2.3 對前人注疏的处理
2.3.1 對前人的注释加以注释
2.3.2 指出舊注有不同看法
2.3.3 對前人的注提出不同看法
2.4 從語言、文献的角度注解
2.4.1 指明引文出处、異文情况及古書逸文
2.4.2 解释词语
2.4.3 辨析同義词
2.4.4 指明方言俗语
2.4.5 解释名物
2.4.6 解释虚词
2.5 其他
2.5.1 有疑存疑,不强行解释,亦不回避
2.5.2 注意前後呼应
第三章《論语》中古注疏單音詞研究
3.1 單音词切分标准
3.1.1 从形體的角度
3.1.2 從语義的角度
3.2 單音词概貌
3.3 單音同形異词研究
3.3.1 何注單音同形異词研究
3.3.2 皇疏單音同形異詞研究
3.3.3 小结
3.4 單音词活用和兼類研究
3.4.1 單音词活用研究
3.4.2 單音词兼類研究
3.4.3 小结
3.5 單音單義词和單音多義词研究
3.5.1 單音單義词研究
3.5.2 單音多義词研究
3.5.3 小结
3.6 單音词與语文辞書修订
3.7 單音词小结
第四章 《論语》中古注疏複音词研究
4.1 複音词研究综述及判定标准
4.1.1 综述
4.1.2 複音词劃分标准
4.2 複音词概貌
4.2.1 複音词數量及與其他典籍的對比情况
4.2.2 複音词特点
4.3 複音單纯词研究
4.3.1 联绵词
4.3.2 叠音词
4.3.3 擬声词
4.3.4 小结
4.4 並列式複音词研究
4.4.1 並列式複音词概述
4.4.2 并列式複音动词
4.4.3 并列式複音形容词
4.4.4 並列式複音名词
4.4.5 同素異序词
4.4.6 小结
4.5 偏正式複音詞研究
4.5.1 何注偏正式複音词
4.5.2 皇疏偏正式複音词
4.5.3 偏正式複音词语義研究
4.5.4 小结
4.6 其他類型複音词研究
4.6.1 附加式複音词研究
4.6.2 动賓式複音词研究
4.6.3 補充式複音词研究
4.6.4 主謂式複音词研究
4.6.5 凝固式複音词研究
4.6.6 小结
4.7 複音新詞新義研究
4.7.1 新词
4.7.2 新義
4.7.3 《大词典》始見例可提前的词
4.7.4 小结
4.8 複音词小结
第五章 结語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本文所用语料的底本和校本
(二) 專著
(三) 單篇論文
(四) 學位論文
(五) 工具書
附錄
附錄一: 何注單音詞表
附錄二: 皇疏單音词表
附錄三: 何注雙音詞表
附錄四: 皇疏雙音词表
附錄五: 何注三音以上词表
附錄六: 皇疏三音以上词表
後记
作者簡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探微[J]. 唐明贵.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4)
[2]皇侃《礼记义疏》略论[J]. 焦桂美. 船山学刊. 2010(02)
[3]《论语·里仁》篇“事君数”章异解辨正[J]. 孔漫春.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1)
[4]《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考论[J]. 宋立林.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10)
[5]近百年来《论语》语言研究述评[J]. 张忠堂.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6]从《论语义疏》看中古佛教词语的扩散[J]. 周先林,化振红. 理论界. 2007(11)
[7]吐鲁番新出阚氏王国《论语郑氏注》写本补说[J]. 王素. 文物. 2007(11)
[8]《论语》的释名现在可以论定了——《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的“仑会”即《论语》之“论”的含义[J]. 牛鸿恩. 长江学术. 2007(01)
[9]玄学背景下的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J]. 若水.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6(03)
[10]略论蜀大字本《论语注疏》的校勘价值[J]. 沙志利.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01)
硕士论文
[1]韋昭《國語解》詞彙研究[D]. 蘇超.浙江大学 2012
[2]趙岐《孟子章句》词彙研究[D]. 施含笑.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7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