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同喻歇后语生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23:05
  歇后语中,有一个独特的类别:前一部分相同,后一部分不同(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本文称之为“同喻歇后语”。“同喻歇后语”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不仅体现出歇后语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歇后语的创作主体——老百姓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经验体会、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同喻歇后语”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究:第一,归纳总结前辈学者在“歇后语”一名的历史源头问题上的观点、看法,确定“同喻歇后语”的定义。第二,同喻歇后语的分类。依据“形式为主,内容为辅”的标准将“同喻歇后语”分为形式上基本相同和形式上不同两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几类。其中,形式上不同的“同喻歇后语”根据歇后语的后一部分在表义上相同与否,再分为意义相近、意义相反和意义上不相关三小类。第三,同喻歇后语的形成原因。现代汉语中大量同义词以及地域方言的存在,促进同喻歇后语的形成;歇后语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接合方式的不同,歇后语前一部分里被说明的对象特点、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多样性,是同喻歇后语形成的歇后语内部的原因;同喻歇后语是人们在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认识上存在差异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的不...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什么是“同喻歇后语”
    1.1 “歇后语”一名的历史渊源
        1.1.1 着眼于“歇后”的观点
        1.1.2 着眼于结构的观点
    1.2 “同喻歇后语”的定义
2 同喻歇后语的分类
    2.1 形式上基本相同的同喻歇后语
        2.1.1 换字
        2.1.2 变换位置
        2.1.3 添加成分
    2.2 形式上不同的同喻歇后语
        2.2.1 同文
            2.2.1.1 意义相近
            2.2.1.2 意义相反
            2.2.1.3 意义不相关
        2.2.2 同白
            2.2.2.1 意义相近
            2.2.2.2 意义相反
            2.2.2.3 意义不相关
        2.2.3 一文一白
            2.2.3.1 意义相近
            2.2.3.2 意义相反
            2.2.3.3 意义不相关
3“同喻歇后语”的形成原因
    3.1 同义词为同喻歇后语的产生创造条件
    3.2 方言是同喻歇后语形成的一个因素
    3.3 歇后语自身的原因
        3.3.1 歇后语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的接合方式不同
        3.3.2 歇后语前一部分被说明对象特点、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多样性
            3.3.2.1 名词性的事和物
            3.3.2.2 动词性质的行为、活动
    3.4 同喻歇后语中的价值观
4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7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7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