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考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22:52
  这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以下简称《现汉》)中的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ABAB、AABB和AAB式。本论文以语义学为基础,主要运用原型理论和构式理论,试图对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析解释,希望对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研究略尽微薄之力。首先,我们采取归纳的方法整理出《现汉》中带有动标记的词条及义项,将其分为普通话、<口>、<书>、<方>、<古>五种动词类别。以普通话动词词条和义项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音节将其划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包括儿化动词)、三音节、四音节动词词条和义项,根据动词的各个义项搜集整理基于认知的重叠例句,进而确定哪些义项是基于原型认知的能够重叠为ABAB、AABB、AAB式的动词,从而总结出认知原型下的能够重叠的双音节动词词条和义项的个数,考察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能否重叠使用的实际情况,并与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动词重叠普遍性质的整体面貌。其次,我们对双音节重叠动词的类别进行研究,主要从结构类型、语义特征、“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双音节重叠动词的结构类型有单纯词、合成词和...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动词重叠研究概况
        1.2.1 动词重叠的专题研究
        1.2.2 综述研究
        1.2.3 专书研究
    1.3 动词重叠式的界定
        1.3.1 叠音词和重叠式的区分
    1.4 双音节动词重叠的语法形式
        1.4.1 动词重叠语法形式的已有研究
        1.4.2 双音节动词重叠的语法形式(设双音节动词为AB)
        1.4.3 双音节动词重叠语法形式的原型结构
    1.5 双音节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
        1.5.1 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已有研究
        1.5.2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原型语法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目标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目标
    1.7 语料库
第二章 《现汉》双音节动词重叠统计研究
    2.1 《现汉》动词词条及义项统计
    2.2 《现汉》单音节和双音节重叠动词词条和义项统计
        2.2.1 《现汉》重叠动词统计方法例释
            2.2.1.1 《现汉》单音节重叠动词统计方法例释
            2.2.1.2 《现汉》双音节重叠动词统计方法例释
        2.2.2 《现汉》单音节和双音节重叠动词词条和义项统计
            2.2.2.1 单音节和双音节重叠动词词条和义项统计
            2.2.2.2 现代汉语能重叠动词研究之间的比较
第三章 《现汉》双音节重叠动词的类别研究
    3.1 双音节重叠动词的语法结构类型
        3.1.1 单纯词
        3.1.2 合成词
        3.1.3 附加式
    3.2 语义特征分类
        3.2.1 能重叠动词语义的已有研究
        3.2.2 双音节重叠动词的意义分类研究
    3.3 双音节重叠动词的“价”的研究
        3.3.1 “价”的标准
            3.3.1.1 语义标准
            3.3.1.2 句法标准
            3.3.1.3 句法—语义标准
        3.3.2 “价”的确定实例研究
第四章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的构式语法研究
    4.1 构式语法简介
    4.2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式的构式语法研究
        4.2.1 ABAB式的构语法式研究
            4.2.1.1 ABAB式结构成分AB分析
                4.2.1.1.1 单纯词
                4.2.1.1.2 合成词
            4.2.1.2 ABAB式构式义研究
        4.2.2 AAB式构式语法研究
            4.2.2.1 AAB式结构成分AB分析
                4.2.2.1.1 附加式
                4.2.2.1.2 合成词
            4.2.2.2 AAB式构式义研究
        4.2.3 AABB构式语法研究
            4.2.3.1 AABB式结构成分AB分析
                4.2.3.1.1 单纯词
                4.2.3.1.2 合成词
            4.2.3.2 AABB式构式义研究
第五章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句法研究
    5.1 现代汉语双音节重叠式与把字句研究
        5.1.1 ABAB式与把字句
        5.1.2 AAB式与把字句
        5.1.3 AABB式与把字句
    5.2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5.2.1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句法功能分析
            5.2.1.1 作谓语
            5.2.1.3 作定语
            5.2.1.4 作状语
            5.2.1.5 作补语
第六章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不平衡性与双核结构的遐想
    6.1 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的不平衡性
        6.1.1 表达方法的多样性
        6.1.2 认知的主观性
        6.1.3 语体的影响
        6.1.4 作家风格的影响
        6.1.5 动词自身的因素
    6.2 双核结构的遐想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J]. 陈满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6)
[2]词类的构式语法视角[J]. 高航,张凤.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3)
[3]从构式语法看公式化语言的认知机制[J]. 李天贤,庞继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4]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综述[J]. 沈莉娜.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5]认知语法视野下的构式研究[J]. 张韧.  外语研究. 2007(03)
[6]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相似与差异[J]. 谢应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7]关于构式和词语的多功能性[J]. 王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5(04)
[8]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 陈立民.  中国语文. 2005(02)
[9]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 陆俭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02)
[10]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J]. 杨平.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5)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动词重叠构形研究[D]. 王大成.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2]动词AABB重叠式刍议[D]. 田娟.山西大学 2007
[3]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多维度研究[D]. 单凤娇.贵州大学 2007
[4]动词重叠式的历时发展及语法化[D]. 陈晓光.苏州大学 2006
[5]动词复叠式研究[D]. 陈安平.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8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8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