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土河苗语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21:34
本研究以习水县土河苗语语音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第一章运用描写法对土河苗语的音系进行了描写,两个言语社团的声母分别有39个和36个,21个韵母,7个声调。第二章使用共时比较法,将土河苗语语音与大南山苗语语音作比较,描述了土河苗语语音和大南山苗语语音的对应规律,我们认为土河苗语声母的发音部位存在前移、后移、舌面化、清音浊化,鼻冠送气塞音/塞擦音类声母的鼻冠音脱落和声调合并等语音现象。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本研究第三章采用历时比较法,以王辅世先生构拟的《苗语古音构拟》为理论依据,主要分析了土河苗语声母的演变,这种演变现象包括:古送气鼻冠塞音/塞边音/塞擦音的鼻冠音消失,清音浊化,小舌音消失等方面。同时,土河苗语存在明显的代际语音特点。土河苗语语音的演变和代际语音特点的成因,本研究试图从语言习得和语言接触的视角着手,运用语言习得和语言接触的相关观点对其进行解释,说明。这些研究成果为后来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土河苗语语音的演变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了田野调查法、描写法、比较法、文献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所用的理论知识主要有语言习得和语言接触。行文中对习水县土河苗语语音演变和代际语音特点的成因分析,...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土河村的概况
(一)土河村的地理位置
(二)土河苗族的源流及称谓
(三)土河苗语概况
二、苗语语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缘由
四、本选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五、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六、本研究研究的方言点及发音合作人
第一章 土河苗语音系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二章 土河苗语音系与标准音点音系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小结
第三章 土河苗语音系与苗语古音的比较
第一节 古苗语声母在土河苗语声母中的演变
第二节 古苗语韵母在土河苗语韵母中的演变
小结
第四章 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特点
第一节 定义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
第二节 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特点
小结
第五章 土河苗语语音演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语言习得对土河苗语语音的影响
第二节 语言接触对土河苗语语音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苗瑶语的连读变调[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15(03)
[2]语音变异与音系裂变:对西部苗语的真实时间观察和显象时间观察[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14(06)
[3]试论语言接触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语音变化的影响[J]. 吴正彪,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6)
[4]苗语贵阳次方言与川黔滇次方言语音比较[J]. 杨勤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5]语言接触对南方一些民族语言语序的影响[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08(05)
[6]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 吴安其. 民族语文. 2004(01)
[7]语言接触与语音的不稳定性——蹬上苗语音位变体个案分析[J]. 杨再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01)
[8]古苗瑶语鼻音声母字在现代苗语方言中的演变[J]. 张琨. 民族语文. 1995(04)
[9]大方县六寨苗语音位系统[J]. 杨勤盛. 贵州民族研究. 1994(01)
[10]黔西县铁石苗语语音研究[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1993(06)
本文编号:3086639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土河村的概况
(一)土河村的地理位置
(二)土河苗族的源流及称谓
(三)土河苗语概况
二、苗语语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缘由
四、本选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五、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六、本研究研究的方言点及发音合作人
第一章 土河苗语音系
第一节 声母
第二节 韵母
第三节 声调
第二章 土河苗语音系与标准音点音系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小结
第三章 土河苗语音系与苗语古音的比较
第一节 古苗语声母在土河苗语声母中的演变
第二节 古苗语韵母在土河苗语韵母中的演变
小结
第四章 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特点
第一节 定义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
第二节 土河苗语的代际语音特点
小结
第五章 土河苗语语音演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语言习得对土河苗语语音的影响
第二节 语言接触对土河苗语语音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苗瑶语的连读变调[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15(03)
[2]语音变异与音系裂变:对西部苗语的真实时间观察和显象时间观察[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14(06)
[3]试论语言接触对黔东方言苗语土语语音变化的影响[J]. 吴正彪,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 2011(06)
[4]苗语贵阳次方言与川黔滇次方言语音比较[J]. 杨勤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5]语言接触对南方一些民族语言语序的影响[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2008(05)
[6]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 吴安其. 民族语文. 2004(01)
[7]语言接触与语音的不稳定性——蹬上苗语音位变体个案分析[J]. 杨再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01)
[8]古苗瑶语鼻音声母字在现代苗语方言中的演变[J]. 张琨. 民族语文. 1995(04)
[9]大方县六寨苗语音位系统[J]. 杨勤盛. 贵州民族研究. 1994(01)
[10]黔西县铁石苗语语音研究[J]. 李云兵. 民族语文. 1993(06)
本文编号:3086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08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