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心/(?)”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01:45
“心”的隐喻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但检索结果显示,韩语“(?)”的相关研究以本体研究为主,汉语“心”的研究主要以英汉对比研究居多,“心”和“(?)”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且仅停留在对隐喻现象的描写层面,大都未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解释。鉴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为理论基础,从“实体隐喻”、“空间容器隐喻”、“主观认知结构(思维、情感等抽象概念)”三个层面对“心”和“(?)”所产生的隐喻性表达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两种语言中不同思维模式下“心”和“(?)”隐喻意义的构建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并对两者隐喻表达的异同点进行认知语言学层面的解释。研究结果显示,中韩“心/(?)”的词义都经历了从基本义到规约义,通过隐喻机制进行词义扩展的过程,正是本义的意义域扩展与延伸构架起“心”的多义系统。虽然两者原型义项不同,但通过隐喻机制进行词义扩展的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揭示出不同语言系统具有人类共享的认知过程。同时,论文从“概念隐喻的普遍性”、“体验哲学”、“象似性”、“认知文化因素”四个方面对中韩“心/(?)”隐喻表达的异同点进行了认知语言学层面的解释...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附件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知视角下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结构分析[J]. 周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2]论“心”在汉语中的概念隐喻[J]. 张曼玉. 北方文学. 2017(21)
[3]人体词的英汉称呼语的隐喻化探究——以“头”、“心”、“手”为例[J]. 贺娟,邹政.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2)
[4]概念合成理论在汉语“心”的隐喻中的体现与运用[J]. 刘珊珊. 海外英语. 2012(17)
[5]简论“心”的隐喻[J]. 沈婕. 考试周刊. 2011(20)
[6]“心”和“heart”实体意义比较[J]. 何泽清.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1)
[7]汉语中“心”的隐喻探析——以《汉语大词典》为例[J]. 徐琳,王玲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7)
[8]“心为主”隐喻的认知分析[J]. 项成东.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1)
[9]隐喻理论及其发展[J]. 郑银芳. 外国语文. 2009(06)
[10]基于时空观和功能观的“心”的隐喻结构化研究[J]. 王维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本文编号:3142569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附件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知视角下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结构分析[J]. 周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2]论“心”在汉语中的概念隐喻[J]. 张曼玉. 北方文学. 2017(21)
[3]人体词的英汉称呼语的隐喻化探究——以“头”、“心”、“手”为例[J]. 贺娟,邹政.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2)
[4]概念合成理论在汉语“心”的隐喻中的体现与运用[J]. 刘珊珊. 海外英语. 2012(17)
[5]简论“心”的隐喻[J]. 沈婕. 考试周刊. 2011(20)
[6]“心”和“heart”实体意义比较[J]. 何泽清.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1)
[7]汉语中“心”的隐喻探析——以《汉语大词典》为例[J]. 徐琳,王玲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7)
[8]“心为主”隐喻的认知分析[J]. 项成东.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1)
[9]隐喻理论及其发展[J]. 郑银芳. 外国语文. 2009(06)
[10]基于时空观和功能观的“心”的隐喻结构化研究[J]. 王维妍.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本文编号:3142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4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