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词缀的形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9 04:52
“子”词缀产生于上古时期。中古汉语至近代汉语,“子”词缀的构词能力不断增强,用法上也呈现多样化,到现代汉语则日渐萎缩。学界关于“子”词缀的研究集中在横向的描写方面,如用法、性质等,而在形成时间方面存在争议,自横向描写之后的研究则避开这一争议,从断代词缀、方言词缀等不同角度切入,只有少数学者尝试探讨此现象形成的原因,但多被“语法化”理论所囿,因此结论不足使人信服。语言是人的语言,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人本论”是人本学唯物主义,此哲学观影响着本文的语言观。文章以史为经论述“子”词缀,分为上古的产生、中古到近代的泛化和现代的萎缩三部分,探讨其形成、发展和萎缩的原因。关于“子”词缀的横向描写方面只是为探讨深层次的原因和理据服务。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子”词缀研究概况
1.1.1 “子”词缀研究分期
1.1.2 “子”词缀研究的内容
1.2 “子”词缀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行文及理论来源
1.4 小结
2 “子”词缀的形成
2.1 词缀及“子”词缀的定义
2.2 “子”词缀的界定
2.3 “子”词缀个案分析
2.4 “子”词缀形成时的特征
2.5 小结
3 “子”词缀的形成原因
3.1 “子”词缀的理论依据
3.2 “子”词缀形成的各种因素
3.2.1 社会因素
3.2.2 “人”的因素
3.2.3 语言背景因素
3.3 小结
4 “子”词缀的泛化
4.1 “子”词缀泛化的表现
4.2 “子”词缀泛化的特征
4.3 “子”词缀泛化的原因
4.4 小结
5 “子”词缀的萎缩
5.1 “子”词缀萎缩的表现
5.1.1 从纵向方面看“子”词缀萎缩
5.1.2 从横向方面看“子”词缀萎缩
5.2 “子”词缀萎缩的特征
5.3 “子”词缀萎缩的原因
5.3.1 宏观因素
5.3.2 微观因素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词缀研究综述[J]. 蒋宗许.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J]. 杨彬,于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3]“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J]. 董志翘. 语言研究. 2008(01)
[4]社会语言学视角中定襄话的“人名+子”现象[J]. 王国珍. 修辞学习. 2007(05)
[5]汉语后缀“子”的范畴化功能[J]. 杨振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6]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下)[J]. 孙玉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7]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上)[J]. 孙玉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3)
[8]汉语后缀“子”的感情色彩探析——以称人后缀为例[J]. 杨振兰. 民俗研究. 2007(02)
[9]“认知语言学”思考[J]. 姚振武. 语文研究. 2007(02)
[10]近代汉语词缀“老”“头”“子”的发展演变[J]. 高艳.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6(S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探析[D]. 邹晓玲.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复音词的衍生方式及汉语词汇复音化原因的哲学考探[D]. 李金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6870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子”词缀研究概况
1.1.1 “子”词缀研究分期
1.1.2 “子”词缀研究的内容
1.2 “子”词缀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行文及理论来源
1.4 小结
2 “子”词缀的形成
2.1 词缀及“子”词缀的定义
2.2 “子”词缀的界定
2.3 “子”词缀个案分析
2.4 “子”词缀形成时的特征
2.5 小结
3 “子”词缀的形成原因
3.1 “子”词缀的理论依据
3.2 “子”词缀形成的各种因素
3.2.1 社会因素
3.2.2 “人”的因素
3.2.3 语言背景因素
3.3 小结
4 “子”词缀的泛化
4.1 “子”词缀泛化的表现
4.2 “子”词缀泛化的特征
4.3 “子”词缀泛化的原因
4.4 小结
5 “子”词缀的萎缩
5.1 “子”词缀萎缩的表现
5.1.1 从纵向方面看“子”词缀萎缩
5.1.2 从横向方面看“子”词缀萎缩
5.2 “子”词缀萎缩的特征
5.3 “子”词缀萎缩的原因
5.3.1 宏观因素
5.3.2 微观因素
5.4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词缀研究综述[J]. 蒋宗许.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2]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J]. 杨彬,于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3]“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J]. 董志翘. 语言研究. 2008(01)
[4]社会语言学视角中定襄话的“人名+子”现象[J]. 王国珍. 修辞学习. 2007(05)
[5]汉语后缀“子”的范畴化功能[J]. 杨振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6]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下)[J]. 孙玉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4)
[7]上古汉语词缀构拟析评(上)[J]. 孙玉文.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3)
[8]汉语后缀“子”的感情色彩探析——以称人后缀为例[J]. 杨振兰. 民俗研究. 2007(02)
[9]“认知语言学”思考[J]. 姚振武. 语文研究. 2007(02)
[10]近代汉语词缀“老”“头”“子”的发展演变[J]. 高艳.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6(S1)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探析[D]. 邹晓玲.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复音词的衍生方式及汉语词汇复音化原因的哲学考探[D]. 李金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6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4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