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同义连用、反义连用

发布时间:2021-05-06 17:06
  同义连用和反义连用是古汉语中重要的语言现象,了解它们的组合特点,对阅读古籍、研究汉语词汇的变迁,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对象为西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这个阶段新词新义大量产生,词汇的双音化步伐加快,词汇系统呈现出与上古时期不同的特点。我们选择同义连用和反义连用为研究实体,来考察杜预注中的同义连用和反义连用,从而对它们的成词做一些探索,它会如实的反映魏晋词汇的一个侧面;再者,《左传》作为先秦时期的文献,杜预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而孔颖达的疏是唐代的语料,若能将这三者的语言特点进行纵向的比较,也是词汇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具有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依据、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注中的同义连用。在对前人同义连用研究的总结基础之上,确定同义连用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了同义连用的七个特点:数量的不均衡性、结构的松散性、组合的灵活性、意义的固化、词性的基本稳定性、语法功能的单一性、语义构合的复杂性,对《春秋左传集解》的同义连用做了全面分析,并对同义连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第三章杜注的反义连用。简述了反义连用的产生和反义连用的研...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研究现状
    1.4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同义连用
    2.1 同义连用的概念
    2.2 同义连用的判定
    2.3 同义连用的特点
    2.4 同义连用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反义连用
    3.1 反义连用及相关问题
    3.2 反义连用的判定
    3.3 杜注反义连用的特点
第四章 《春秋左传集解》中同义连用、反义连用词汇化
    4.1 词汇化的相关概念
    4.2 复音词的判断标准
    4.3 同义连用、反义连用成词
    4.4 从词组到词演变中表现的特点
结语
附录1:《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同义连用
附录2:《春秋左传集解》中的反义连用
附录3:《春秋左传集解》中《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迟后词语条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文证义与连文证义及其在《广雅疏证》中的运用[J]. 张其昀.  阴山学刊. 2009(05)
[2]从字序看《论衡》反义相成词的构成[J]. 汪梅枝.  唐山学院学报. 2009(04)
[3]关于反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J]. 李占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论反义方位复合词的约量表达[J]. 马喆,邵敬敏.  学术研究. 2009(05)
[5]从《史记》看“同义连文”[J]. 赵华.  东方论坛. 2009(01)
[6]汉语中反义词同现现象及其理据分析[J]. 毕懿晴,谢亚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7]论“连文、对文”与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J]. 韩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8]同义连用形成的机制与原因——以《国语》、《史记》中的同义连用为例[J]. 宋积良.  安顺学院学报. 2008(05)
[9]论汉语反义复词的外部结构[J]. 杨吉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 汪维辉.  南开语言学刊. 2007(01)

博士论文
[1]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 江傲霜.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三国志》同义连用研究[D]. 仉元利.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韩非子》单音节动词同义词研究[D]. 邓宏.内蒙古大学 2007
[3]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语境运用研究[D]. 王谦.兰州大学 2007
[4]反义复合词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发展[D]. 金硕.河北师范大学 2007
[5]反义语素合成词研究[D]. 王冠.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汉语反义语素合成词及其习得研究[D]. 廖暑业.暨南大学 2006
[7]《撰集百缘经》词汇研究[D]. 罗晓林.湖南师范大学 2005
[8]《春秋左传》杜预注研究[D]. 王巍.南京师范大学 2004
[9]反义相成词探究[D]. 郭奕晶.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72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172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