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杂剧》“X-儿”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2 22:43
提到明代文学作品,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小说,毕竟四大文学名著有三部是诞生于明代,还有《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在文学史上非常值得称道的作品。明代的杂剧相比就较为逊色了,不及元杂剧的辉煌,更不及明代小说的风光,但明代杂剧依然有其自己的特色,有其值得称道之处。《盛明杂剧》是明代晚期成书的一部明杂剧选集,是研究明杂剧不可或缺且极具代表意义的重要文献。《盛明杂剧》在语言运用上也体现出了它的重要价值,《盛明杂剧》收录的多是南方作家,尤其是吴方言区作家的杂剧作品,根据现代吴方言区的语言状况来推断,无论语法上的儿缀,还是语音上的儿化音,都应该是数量极少的,但是《盛明杂剧》的作品中出现了较多的“X-儿”形式,并且可以论证其中大部分为儿缀,分布于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多种词类之后,并且已经具备了儿化音产生和存在的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本文分三章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先从《盛明杂剧》这部作品的价值及其语言价值两方面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另外笔者还对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除了介绍作品的研究概况之外,主要是对“儿”的性质的研究概况的叙述...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二章 《盛明杂剧》"X-儿"形式中"儿"的情况
第一节 "儿"的语言性质
第二节 儿缀与各词类组合情况统计分析及其小称的表现
第三节 儿缀的作用
第三章 《盛明杂剧》"X-儿"形式"儿"音值
第一节 《盛明杂剧》"X-儿"形式中自成音节的"儿"的音值
第二节 《盛明杂剧》儿化音存在的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J]. 董志翘. 语言研究. 2008(01)
[2]现代汉语“儿而不化”现象探析[J]. 孔凡涛.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3]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J]. 徐子方.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5)
[4]元刊杂剧中的儿化现象[J]. 刘丽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02)
[5]《中古汉语的“儿”后缀》商榷[J]. 蒋宗许. 中国语文. 2006(06)
[6]《盛明杂剧》卷首卷尾诗用韵考[J]. 尹志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7]中古汉语的“儿”后缀[J]. 竺家宁. 中国语文. 2005(04)
[8]论普通话“-儿”缀的语音形式[J]. 张树铮.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3)
[9]《金瓶梅词话》中的"儿"作动词词尾分析[J]. 崔山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1)
[10]《金瓶梅》中儿化韵的使用与人物性格[J]. 刘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汉语“儿化”研究[D]. 王媛媛.暨南大学 2007
[2]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山东大学 2007
[3]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 李善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论《歧路灯》中的儿化词[D]. 马晓燕.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178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二章 《盛明杂剧》"X-儿"形式中"儿"的情况
第一节 "儿"的语言性质
第二节 儿缀与各词类组合情况统计分析及其小称的表现
第三节 儿缀的作用
第三章 《盛明杂剧》"X-儿"形式"儿"音值
第一节 《盛明杂剧》"X-儿"形式中自成音节的"儿"的音值
第二节 《盛明杂剧》儿化音存在的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J]. 董志翘. 语言研究. 2008(01)
[2]现代汉语“儿而不化”现象探析[J]. 孔凡涛.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3]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J]. 徐子方.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05)
[4]元刊杂剧中的儿化现象[J]. 刘丽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02)
[5]《中古汉语的“儿”后缀》商榷[J]. 蒋宗许. 中国语文. 2006(06)
[6]《盛明杂剧》卷首卷尾诗用韵考[J]. 尹志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7]中古汉语的“儿”后缀[J]. 竺家宁. 中国语文. 2005(04)
[8]论普通话“-儿”缀的语音形式[J]. 张树铮.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3)
[9]《金瓶梅词话》中的"儿"作动词词尾分析[J]. 崔山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1)
[10]《金瓶梅》中儿化韵的使用与人物性格[J]. 刘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博士论文
[1]汉语“儿化”研究[D]. 王媛媛.暨南大学 2007
[2]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 李巧兰.山东大学 2007
[3]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 李善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论《歧路灯》中的儿化词[D]. 马晓燕.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1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0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