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中级口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8:39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对某大学汉学院两个中级口语班的课堂师生互动进行了考察和探讨。中级口语是留学生口语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此阶段不仅对学生在初级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再强化,而且为口语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打下基础。而口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行的,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这样的循环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尤其是当学生的回答有误,教师给予的更正性反馈更是二语习得发生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关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我们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当前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的师生互动是如何开展和进行的?在这样的一个互动中,作为互动主体的师生双方,对他们的课堂互动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想法?围绕着这两个问题,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而细致的记录,并采用访谈的方式对老师和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做了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反思,试图描绘出当前中级口语大班教学中课堂师生互动的图景,并对其中表现出来的互动状态做了尝试性解释。本研究认为:当前口语课大班教学的师生互动总体状况欠佳,部分学生与老师互动良好,部分学生参与不足;然而,课堂互动或者良...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1 汉语中级口语课研究
        1.2.2 课堂互动相关理论及研究
        1.2.3 对外汉语教学界质的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者角色及其对研究的影响
        2.2.1 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及其对研究的影响
        2.2.2 研究关系及其对研究的影响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2.4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4.1 课堂观察和实地笔记
        2.4.2 访谈
        2.4.3 问卷调查
    2.5 资料分析
    2.6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和讨论
        2.6.1 效度(真实性)
        2.6.2 信度(可重复性)
        2.6.3 推广度
        2.6.4 伦理道德问题
第3章 课堂师生互动探讨
    3.1 情境介绍
        3.1.1 班级及学生
        3.1.2 教师
        3.1.3 教材
    3.2 互动中的言说主体
        3.2.1 "带着他们练"——互动中教师角色的体现
        3.2.2 多与少——师生话语量的对比
        3.2.3 在场与离场——学生参与互动的不同表现
    3.3 互动中的教师活动
        3.3.1 教师提问和等待时间
        3.3.2 教师反馈的表现特征
        3.3.3 教师调动互动气氛的努力
    3.4 互动中的学生活动
    3.5 典型的一节课
第4章 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现状的反思
    4.1 "我自己也很累"——教师对自我的反思
    4.2 "学生素质不一样"——外部原因
        4.2.1 "没人理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性格差异
        4.2.2 "我妈妈让我来学汉语"——学习动机的差异
        4.2.3 "不是不想说,是说不出来"——学生的口语水平
    4.3 "抢着说"——理想的课堂互动
第5章 学生对课堂师生互动的思考
    5.1 "口语很重要"——"我"为什么主动回答问题
        5.1.1 从期待奖励到"喜欢汉语"——内部原因
        5.1.2 "老师叫我回答"——外部原因
    5.2 "不知道怎么说"——"我"为什么不回答问题
        5.2.1 "我不好意思"和"我怕丢面子"——内部原因
        5.2.2 "我不知道"真的是学生不愿配合吗?——外部原因
    5.3 学生理想中的互动
第6章 结语
    6.1 全文总结及教学建议
    6.2 本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动假说的理论建构[J]. 赵飞,邹为诚.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02)
[2]五十余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纵览——《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著索引》编后[J]. 孙德金.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2)
[3]“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J]. 李燕,贾放.  语言文字应用. 2007(S1)
[4]中级汉语会话课堂教师反馈研究[J]. 杜朝晖,亓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07(S1)
[5]论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与语用能力培养[J]. 陈晓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6]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J]. 于天昱,李云霞.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7)
[7]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 徐飞.  国外外语教学. 2005(02)
[8]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J]. 崔永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05(01)
[9]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 文秋芳,王立非.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04)
[10]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 孙德金.  语言文字应用. 2003(03)

硕士论文
[1]初级对外汉语口语课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调查与分析[D]. 王招玲.厦门大学 2009
[2]初级阶段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分析[D]. 张巧艳.厦门大学 2008
[3]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研究[D]. 武荣强.上海师范大学 2007
[4]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D]. 曾玉.北京语言大学 2006
[5]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课的任务研究[D]. 钱季玉冰.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汉语课堂话语模式分析及其教学启示[D]. 陈小英.暨南大学 2005
[7]对外汉语教师问话的语用分析[D]. 郑颖.华东师范大学 2005
[8]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情况探究[D]. 王祖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9]师生互动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D]. 张林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2
[10]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 卜佳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30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30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