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泰国留学生“被”字句习得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23:19
  “被”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理论研究却还远远满足不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需要。本文以泰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汉语水平的不同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采用调查中介语语料库的方式,搜集了大量泰国留学生使用“被”字句的语料,得出他们在习得“被”字句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出偏误类型,对偏误的来源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从而对泰国留学生“被”字句的教学及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提出了研究目的、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语料来源及分析方法;第二章是汉语“被”字句和泰语以“(?)”为标志的被动句的对比分析;第三章采用调查中介语语料库的方法对泰国留学生“被”字句习得过程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及教学的建议;第五章是结论与余论。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研究的成果综述
    1.3 研究的范围
    1.4 语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2 汉语"被"字句和泰语以"(?)"为标志的被动句的对比分析
    2.1 汉语"被"字句的特征与分类
    2.2 泰语以"(?)"为标志的被动句与汉语"被"字句的比较
3 泰国留学生"被"字句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具体分析
    3.2 偏误类型总体分析
    3.3 影响泰国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因素
4 对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及教学的建议
    4.1 大纲建议
    4.2 教材建议
    4.3 教学建议
5 结语
    5.1 研究结果的回顾与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受”和“施予”——也谈被动句的不同类别[J]. 陆庆和.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1)
[2]“被”的句法地位[J]. 石定栩,胡建华.  当代语言学. 2005(03)
[3]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J]. 陈珺,周小兵.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02)
[4]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习得难度比较[J]. 吴门吉,周小兵.  汉语学习. 2005(01)
[5]“被”字句与“叫、让”被动句在教学语法中的分离[J]. 吴门吉,周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04)
[6]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 陆俭明.  汉语学报. 2004(02)
[7]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 吕文华.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4)
[8]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J]. 杨国文.  当代语言学. 2002(01)
[9]试论“被”字句的教学[J]. 高顺全.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01)
[10]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 吕必松.  语言文字应用. 1999(04)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D]. 游舒.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被字句中“被”后宾语的隐现研究及留学生的相关习得分析[D]. 袁真真.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2]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把”字句、“被”字句偏误研究[D]. 朱虹.黑龙江大学 2008
[3]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D]. 郭晓玮.天津师范大学 2008
[4]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D]. 王娟.四川师范大学 2007
[5]中高级日本留学生汉语被动句的习得研究[D]. 陶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欧美学生“被”字句习得情况考察[D]. 韩阳.北京语言大学 2006
[7]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字句的习得情况考察[D]. 刘红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6
[8]从日本学生的偏误看“被”字句的研究与教学[D]. 陈明美.苏州大学 2006
[9]朝鲜族中小学生“被”字句偏误分析[D]. 文玉兰.延边大学 2005
[10]动词后带“着”被字句的功能研究[D]. 谢军.暨南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30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30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