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声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16:44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声调有着较为复杂的形态。首先,西安回民话的介词在短语内有变为[21]调的趋势,这是一种语法变调;其次,介词的声调同时还会受到音系环境的影响,这体现在西安回民话音系对于[21]调连读的限制方面;然而,句法结构同时又对连读变调的变调域有着框定作用。本文即对西安回民话介词变调的类型进行了区分,详尽地描写了介词不同类型声调的分布,并结合介词语法化、历史语言学及类型学的相关理论对西安回民话介词语法变调的成因及具体分布进行了解释。研究认为,西安回民话的介词都是动词语法化后产生的,虚化后的介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语音变化,其中一部分介词的声调在词义虚化的同时亦发生了变化;变调后的介词在参与连读音变时的特征与西安回民话的轻声音节一致,因此介词语法变调后的声调性质更接近西安回民话的轻声而非阴平调。同时,不同的介词因其语法化程度及其语法结构中的地位的不同,对[21]变调的接受度也呈现出不平衡的样貌。相较西安周边关中地区的其他方言,西安回民话的介词在短语中弱化为[21]调的情况更具普遍性。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安回民话
1.1.1 西安回民话概况
1.1.2 西安回民话的声韵调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西安回民话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方言介词语法化与音变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基本样貌
2.1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界定
2.2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正字
2.2.1 表示时间、处所类介词的正字
2.2.2 表示方向类介词的正字
2.2.3 表示对象类介词的正字
2.3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语法及音系特点
2.3.1 前置词形式
2.3.2 介词的声调变化
第三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声调的类型
3.1 介词的本调
3.2 介词的变调
3.2.1 语法变调
3.2.2 音系变调
第四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变调的分布
4.1 介词本调与介词的语法变调
4.2 音系环境中介词声调的分布
4.2.1 连读变调
4.2.2 以介词本身为起始的右向音变
4.2.3 语法变调的中止
4.3 句法结构对变调域的限定
4.4 语用和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声调的分布
4.4.1 介词变调与强调形式
4.4.2 语体对介词声调的影响
第五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语法变调的来源与限制
5.1 轻声音节的性质
5.2 介词语法化的体现
5.2.1 介词的语法化与历史音变
5.2.2 介词的语法化程度与音变
5.2.3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句法结构
5.2.4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位置类型
5.2.5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词性
5.3 音系环境的诱导
5.3.1 上声连读变调
5.3.2 声调感染作用
5.3.3 使用频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声调和生成音系学理论[J]. 包智明,曹栌文. 当代语言学. 2014(03)
[2]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2012(04)
[3]从韵律看介词的分布及长度[J]. 王丽娟. 语言科学. 2008(03)
[4]略论西安回族的语言特色[J]. 贾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1)
[5]弱化、促化、虚化和语法化——吴方言中一种重要的演变现象[J]. 戴昭铭. 汉语学报. 2004(02)
[6]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J]. 荣晶,丁崇明. 中国语文. 2004(03)
[7]关中方言的变调和变音[J]. 龚群虎. 语文研究. 1995(04)
[8]《西安方言词典》引论[J]. 王军虎. 方言. 1995(02)
[9]吴语的语法、词汇特征[J]. 潘悟云. 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10]词汇扩散理论评介[J]. 潘悟云. 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03)
本文编号:3262963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安回民话
1.1.1 西安回民话概况
1.1.2 西安回民话的声韵调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西安回民话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方言介词语法化与音变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基本样貌
2.1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界定
2.2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正字
2.2.1 表示时间、处所类介词的正字
2.2.2 表示方向类介词的正字
2.2.3 表示对象类介词的正字
2.3 西安回民话介词的语法及音系特点
2.3.1 前置词形式
2.3.2 介词的声调变化
第三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声调的类型
3.1 介词的本调
3.2 介词的变调
3.2.1 语法变调
3.2.2 音系变调
第四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变调的分布
4.1 介词本调与介词的语法变调
4.2 音系环境中介词声调的分布
4.2.1 连读变调
4.2.2 以介词本身为起始的右向音变
4.2.3 语法变调的中止
4.3 句法结构对变调域的限定
4.4 语用和西安回民话介词的声调的分布
4.4.1 介词变调与强调形式
4.4.2 语体对介词声调的影响
第五章 西安回民话介词语法变调的来源与限制
5.1 轻声音节的性质
5.2 介词语法化的体现
5.2.1 介词的语法化与历史音变
5.2.2 介词的语法化程度与音变
5.2.3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句法结构
5.2.4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位置类型
5.2.5 介词的语法变调与词性
5.3 音系环境的诱导
5.3.1 上声连读变调
5.3.2 声调感染作用
5.3.3 使用频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声调和生成音系学理论[J]. 包智明,曹栌文. 当代语言学. 2014(03)
[2]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2012(04)
[3]从韵律看介词的分布及长度[J]. 王丽娟. 语言科学. 2008(03)
[4]略论西安回族的语言特色[J]. 贾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1)
[5]弱化、促化、虚化和语法化——吴方言中一种重要的演变现象[J]. 戴昭铭. 汉语学报. 2004(02)
[6]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J]. 荣晶,丁崇明. 中国语文. 2004(03)
[7]关中方言的变调和变音[J]. 龚群虎. 语文研究. 1995(04)
[8]《西安方言词典》引论[J]. 王军虎. 方言. 1995(02)
[9]吴语的语法、词汇特征[J]. 潘悟云. 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3)
[10]词汇扩散理论评介[J]. 潘悟云. 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03)
本文编号:3262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6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