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8:34
本文主要运用现代语义场理论对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进行研究。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法、词频统计法、义素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分析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个子场及其成员的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文章首先从共时层面上对中古时期的感官感知类动词各语义子场及其成员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进行描写。然后通过与上古汉语、近现代汉语的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对比分析,阐释各语义子场及其成员的历时演变。做到共时和历时的有机结合,从而探明中古时期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发展演变历程,理清整个感官感知类动词发展演变的脉络,给中古时期感官感知类动词一个清晰描写与整体定位:中古时期是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它奠定了近现代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发展演变的基本状况。与上古汉语相比,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的基本成员变化不大,但视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子场的核心词逐渐发生转移:视→看,触→摸。同时,该语义场体现出明显的复音化倾向,产生了大量的双音节复合词。现代使用的许多感官感知类动词在这个时期已经产生。此外,语义场中各成员之间义位出现了许多交叉和重叠现象。再者,该语义场与心理认知语义场有着密切的...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三、关于语料选取
1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界定及其分类
1.1 感官、感知与语言的关系
1.1.1 感官、感觉与知觉
1.1.2 感官、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2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1.2.1 感官词的定义和分类
1.2.2 “感官感知类动词”与“感官动作类动词”的区别
1.2.3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分类
2 中古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2.1 中土文献中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2.2 中古汉语佛经译文中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3 中古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1 中古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2 中古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3 中古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4 中古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4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1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1.1 中古汉语中新进入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的词
4.1.2 中古汉语中继承和发展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4.1.3 中古汉语中逐渐消亡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4.2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2.1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对比分析
4.2.2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对比分析
4.2.3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2.4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1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1.1 近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1.2 与中古汉语相比继承和发展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1.3 与中古汉语比较逐渐消亡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2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1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2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3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4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6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的整体特征及其原因探索
6.1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的整体特征
6.2 感官感知类动词发展演变的原因探索
6.2.1 语言外部因素
6.2.2 语言内部因素
结语
附录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词表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汉书》“羽”语义场及“羽、毛”的历时演变[J]. 施真珍. 语言研究. 2009(02)
[2]《世说新语》“一般地看”同义语义场研究[J]. 蒋晓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2)
[3]魏晋“牙齿”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J]. 龙丹. 语言研究. 2007(04)
[4]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 蒋绍愚. 中国语文. 2007(05)
[5]西汉“头”的语义场研究——兼论身体词频繁更替的相关问题[J]. 吴宝安. 语言研究. 2006(04)
[6]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 汪维辉. 中国语文. 2003(04)
[7]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J]. 王云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8]《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 《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 “竟”、“讫”、“毕”[J]. 蒋绍愚. 语言研究. 2001(01)
[9]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 解海江,张志毅. 古汉语研究. 1993(04)
[10]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 蒋绍愚. 语言研究. 1993(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 武文杰.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汉语感官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 侯博.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 吕文平.内蒙古大学 2007
[3]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 闫春慧.内蒙古大学 2006
[4]“睡觉”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D]. 白利利.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0150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三、关于语料选取
1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界定及其分类
1.1 感官、感知与语言的关系
1.1.1 感官、感觉与知觉
1.1.2 感官、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2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1.2.1 感官词的定义和分类
1.2.2 “感官感知类动词”与“感官动作类动词”的区别
1.2.3 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分类
2 中古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2.1 中土文献中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2.2 中古汉语佛经译文中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3 中古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1 中古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2 中古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3 中古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3.4 中古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分析
4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1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1.1 中古汉语中新进入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的词
4.1.2 中古汉语中继承和发展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4.1.3 中古汉语中逐渐消亡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4.2 中古汉语与上古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2.1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对比分析
4.2.2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的对比分析
4.2.3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4.2.4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1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1.1 近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1.2 与中古汉语相比继承和发展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1.3 与中古汉语比较逐渐消亡的视觉感官感知类动词
5.2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1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听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2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嗅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3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味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5.2.4 中古汉语与近现代汉语触觉感官感知类动词对比分析
6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的整体特征及其原因探索
6.1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的整体特征
6.2 感官感知类动词发展演变的原因探索
6.2.1 语言外部因素
6.2.2 语言内部因素
结语
附录 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词表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汉书》“羽”语义场及“羽、毛”的历时演变[J]. 施真珍. 语言研究. 2009(02)
[2]《世说新语》“一般地看”同义语义场研究[J]. 蒋晓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2)
[3]魏晋“牙齿”语义场及其历时演变[J]. 龙丹. 语言研究. 2007(04)
[4]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 蒋绍愚. 中国语文. 2007(05)
[5]西汉“头”的语义场研究——兼论身体词频繁更替的相关问题[J]. 吴宝安. 语言研究. 2006(04)
[6]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 汪维辉. 中国语文. 2003(04)
[7]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J]. 王云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8]《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 《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 “竟”、“讫”、“毕”[J]. 蒋绍愚. 语言研究. 2001(01)
[9]汉语面部语义场历史演变——兼论汉语词汇史研究方法论的转折[J]. 解海江,张志毅. 古汉语研究. 1993(04)
[10]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 蒋绍愚. 语言研究. 1993(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 武文杰.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汉语感官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 侯博.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汉语“买卖”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 吕文平.内蒙古大学 2007
[3]汉语“洗涤”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D]. 闫春慧.内蒙古大学 2006
[4]“睡觉”类常用词的历史演变[D]. 白利利.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70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7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