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22:15

  本文关键词: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途径已不仅仅局限于通过计算机设备。手持移动设备凭借其智能化、便携性等优势,已经和计算机设备一样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并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然而相对于传统的交互设计,手持移动设备的交互设计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因此,手持移动设备的交互设计中会出现一些创新的却难以理解的交互方式,这些交互方式往往需要用户被动的、花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它们,而不是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认知主动的、不费吹灰之力的去理解它们。这样的不能适应用户习惯和本能的产品,是不会提高用户的生活效率的,并且很难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正是关注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上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空白,结合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思维模式——隐喻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交互设计思想,探索性的提出并研究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首先从隐喻的相关理论和应用,以及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相关研究入手,提出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理念。其次,在充分研究此设计理念的研究内容、特点以及隐喻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分类后,借鉴已有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针对此设计理念的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再次对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中的基于隐喻认知层次的用户模型划分、故事化交互情节的设计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交互设计流程及交互设计评估方案。最后使用故事化的交互设计方法进行了概念产品的设计和评估,以来验证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隐喻 手持移动设备 交互设计 隐喻认知层次 故事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05;J5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0-12
  • 第二章 隐喻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在设计学科中的应用12-18
  • 2.1 隐喻的相关理论研究12-14
  • 2.1.1 语言学中的隐喻13-14
  • 2.1.2 认知心理学中的隐喻14
  • 2.2 隐喻在产品设计学科中的应用14-17
  • 2.3 本章小结17-18
  • 第三章 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研究18-24
  • 3.1 交互设计简述18-19
  • 3.2 手持移动设备的交互设计19-23
  • 3.2.1 手持移动设备的定义及特点19-20
  • 3.2.2 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要素分析20-21
  • 3.2.3 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评价要素21-23
  • 3.3 本章小结23-24
  • 第四章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24-31
  • 4.1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提出24-25
  • 4.2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实例与分析25-27
  • 4.3 隐喻在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分类27-30
  • 4.3.1 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中的静态隐喻28
  • 4.3.2 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中的动态隐喻28-30
  • 4.4 本章小结30-31
  • 第五章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方法31-44
  • 5.1 客户体验历程方法概述(Customer Journey Mapping—CJM)31-32
  • 5.1.1 CJM的概念31
  • 5.1.2 CJM方法的类型31-32
  • 5.2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提出32-42
  • 5.2.1 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研究内容33
  • 5.2.2 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的详述和流程33-42
  • 5.3 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的评估42-43
  • 5.4 本章小结43-44
  • 第六章 故事化交互设计方法的设计实践及评估44-65
  • 6.1 设计总述44
  • 6.2 设计前期44-49
  • 6.2.1 项目定位44
  • 6.2.2 产品定位44-45
  • 6.2.3 目标人群定位45-46
  • 6.2.4 问卷调查46-48
  • 6.2.5 用户模型定位和角色设计48-49
  • 6.3 系统架构49-50
  • 6.3.1 需求定位49
  • 6.3.2 功能定位49-50
  • 6.4 设计阶段50-62
  • 6.4.1 其他软件隐喻设计分析50-51
  • 6.4.2 故事化交互情节设计分析51-54
  • 6.4.3 隐喻设计切入点分析54
  • 6.4.4 交互流程设计分析54-57
  • 6.4.5 交互界面视觉呈现及设计说明57-62
  • 6.5 设计评估62-64
  • 6.6 本章小结64-65
  • 第七章 总结65-67
  • 7.1 主要研究工作65
  • 7.2 主要研究成果65-66
  • 7.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6-67
  • 参考文献67-70
  • 附录70-72
  • Food map用户调查问卷70-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穆怡雯;汪晓春;王飞;;信息设计四段化研究方法及实例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菁,张必隐;隐喻理解认知加工的几种主要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束定芳;亚里斯多德与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1996年01期

4 雷卿;;基于心理模型的隐喻理解[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5 郭建恩,许百华,吴旭晓;国外隐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6 王晶;李亦芒;;手持移动设备中基于手势的界面交互方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2期

7 汪晓春;产品设计中界面的隐喻[J];装饰;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关荣芝;隐喻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谷冠一;基于用户感知价值为中心的手机交互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3 黄晓波;便携式信息交互终端的HCI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卢荣青;网页界面设计的隐喻要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杨若男;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交互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卫贞;隐喻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穆怡雯;多通道交互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梁怀宗;一个面向儿童的界面隐喻的分析、设计及评估[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隐喻的手持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7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