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构式语法路向的汉英形容词 ——动词转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5:24
  形容词转动词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均存在。此现象涉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简作“形动活用”)、形容词兼动词(简作“形动兼类”)两方面。其中,前类现象是语言创新的手段,后类现象反映语言的局部演变过程。前人研究在语料调查、句法-语义描写、阐释性描述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以往研究极少重视转类整合的句法环境研究;也较少涉及形动活用的实时构拟;在历时演进中也未从汉语类型学特性视角探讨转类的成因。因此,此课题存在不少研究空间,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与探索。本研究全面、系统地梳理汉英形容词转动词现象涉及的构式类型,探讨形容词转类为动词的认知过程,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比分析研究,旨在解开形容词-动词转类现象的谜团,揭示汉英两种语言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本研究重点设定在形容词本原构式(简作“形本构式”)和形容词转动词参与的相关构式(简作“相关构式”)及其区别和互动。形本构式是形容词自有的基本题元构式,而相关构式是形本构式作为组分参与的复杂构式。本研究将宏观与微观角度相结合,对汉英形容词转动词现象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建立在区分活用与兼类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基于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框...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形容词转动词研究综述
        1.2.1 汉语形容词转动词研究
        1.2.2 英语形容词转动词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突破点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6 研究的文本框架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认知构式语法
        2.2.1 基于完形体验的构式
        2.2.2 动词与构式
        2.2.3 构式与构式
        2.2.4 动词本原构式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识解与范畴化
        2.3.2 转喻
        2.3.3 致事与使事
        2.3.4 压制
    2.4 形容词转动词研究的理论指导
        2.4.1 及物构式与不及物构式的存在
        2.4.2 基本构式的原型扩展
        2.4.3 形容词转动词的认知构式语法阐释
    2.5 小结
3 汉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对比研究
    3.1 汉英形动活用词语义类别对比
    3.2 汉语形动活用所涉构式类型
        3.2.1 汉语致使结果及物构式
        3.2.2 汉语性状描述及物构式
        3.2.3 汉语态度描述及物构式
        3.2.4 汉语情感及物构式
        3.2.5 汉语形动活用所涉次要构式类型
    3.3 英语形动活用所涉构式类型
        3.3.1 英语致使结果及物构式
        3.3.2 英语启动构式
        3.3.3 两构式的关系
        3.3.4 英语形动活用所涉次要构式
    3.4 汉英形动活用所涉构式对比
        3.4.1 总体对比
        3.4.2 汉英形动活用词-构式语义关联对比
    3.5 汉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对比
    3.6 构式语法对汉英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现象的讨论
    3.7 小结
4 汉英形动兼类对比研究
    4.1 汉英形动兼类词语义类别对比
    4.2 汉语形动兼类所涉的构式类型
        4.2.1 汉语致使结果及物构式
        4.2.2 汉语性状描述及物构式
        4.2.3 汉语感知/认知及物构式
        4.2.4 汉语情感及物构式
        4.2.5 汉语典型单宾及物构式
        4.2.6 汉语一般及物构式
        4.2.7 其他次要及物构式
        4.2.8 施事不及物构式与存现构式
    4.3 英语形动兼类所涉构式类型
        4.3.1 英语致使结果及物构式
        4.3.2 英语启动构式
        4.3.3 英语典型单宾及物构式
        4.3.4 英语一般单宾及物构式
        4.3.5 原型动结构式与不及物动结构式
        4.3.6 英语形动兼类所涉次要构式
    4.4 汉英形动兼类所涉构式对比
        4.4.1 汉英形动兼类所涉构式的总体对比
        4.4.2 汉英形动兼类词—构式语义关联对比
    4.5 汉英形容词转换而来的动词的语义对比
        4.5.1 汉英形容词转换而来的动词的体特点
        4.5.2 汉英形容词转动词的语义对比
    4.6 小结
5 形容词转动词的对比研究
    5.1 形动活用与形动兼类的对比
        5.1.1 汉语形动活用与兼类的对比
        5.1.2 英语形动活用与兼类的对比
        5.1.3 形动活用与形动兼类的异同
    5.2 汉英形容词转动词的异同及其成因
        5.2.1 汉英形容词转动词对比
        5.2.2 汉英形容词转动词的异同
        5.2.3 汉英形容词转动词异同成因
    5.3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本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类的类型学和汉语的词类[J]. 沈家煊.  当代语言学. 2015(02)
[2]动词和构式的关系——构式进路的利弊[J]. 程琪龙,程倩雯.  当代语言学. 2015(01)
[3]现代汉语形宾构式的认知语法视角解析[J]. 张媛,刘振前.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5)
[4]用法决定语法——认知语言学的用法基础论[J]. 尚国文.  当代外语研究. 2014(07)
[5]倒置动结式的致使性透视[J]. 熊学亮,魏薇.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4)
[6]现代英语兼类现状研究——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为例[J]. 王仁强.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04)
[7]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式特点之间的关系[J]. 袁毓林.  汉藏语学报. 2013(00)
[8]积极修辞中的谓词快速范畴化现象[J]. 霍四通.  当代修辞学. 2013(06)
[9]论非典型复杂构式产生的理据性[J]. 林正军,王克非.  现代外语. 2013(04)
[10]网络语境下转类词的动态概念化模式[J]. 白解红,王勇.  中国外语. 2013(06)

博士论文
[1]英汉形容词的概念化及其对句法的影响[D]. 刘晋.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汉语单宾语构式承继网络探究[D]. 刘琦.浙江大学 2013
[3]现代汉语形宾结构多维探究[D]. 宋晓红.山东大学 2013
[4]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体特征理解的比较研究[D]. 徐风华.山东大学 2012
[5]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 陈刚.浙江大学 2012
[6]汉语修辞与词汇发展[D]. 许红菊.华中科技大学 2012
[7]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D]. 朴镇秀.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北大汉语语料库的双音节形容词转类动词研究[D]. 张丹.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名词形容词化与形容词动词化的认知机制[D]. 刘玉娟.黑龙江大学 2011
[3]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带宾语问题研究[D]. 聂汉琳.浙江大学 2008
[4]现代汉语形容词带宾语情况考察[D]. 刘光婷.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29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