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偏误分析 ——以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汉语专业的学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5 20:21
  汉语中的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义副词更是外国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我们选取出错频率较高的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进行偏误研究。同时鉴于中泰两国交往日趋密切,赴泰汉语教师人数每年达数千人,而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针对泰国学生这四个词偏误分析的论文很少,因此以此为切入口,选取泰国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分析他们的偏误情况,并依此对赴泰汉语教师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语义、句法、句类三方面着手,分析“还”、“再”、“又”、“也”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泰国学生的习得情况,简要介绍了泰国学生容易出现的偏误。其次以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汉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分析问卷结果,同时,还分析了暨南大学语料库、中山大学汉语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问卷结果结合语料库分析,清晰地展现出了泰国学生的偏误情况,即对它们句法、语义、语用方面理解的不透彻,而出现误代、误加、错序、遗漏及其他偏误。再次,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偏误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偏误出现的原因主要集中关于以下五个方面:副词本身的相似性和复杂性、母语及目的语的负迁移、教材和工具书、教师的讲解方法、学习者的...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还”、“再”、“又”、“也”的本体研究
        二 “还”、“再”、“又”、“也”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依据
        一 中介语理论
        二 对比分析理论
        三 偏误分析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数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归纳法
        五 对比分析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还”“再”“又”“也”的差别分析与泰国学生的习得现状
    第一节 副词“还”“再”“又”“也”的重复义解析
    第二节 副词“还”“再”“又”“也”的语义差别分析
    第三节 副词“还”“再”“又”“也”的句法差别分析
        一 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所修饰的动词情况
        二 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与否定副词连用
    第四节 副词“还”“再”“又”“也”句类差别分析
        一 疑问句
        二 祈使句
    第五节 泰国学生“还”“再”“又”“也”的习得现状
第二章 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偏误情况分析
    第一节 基于问卷调查对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偏误情况分析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对象
        四 调查内容
        五 调查结果
    第二节 基于语料库对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偏误情况分析
        一 误代
        二 误加
        三 遗漏
        四 错序
        五 其他偏误
第三章 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还”“再”“又”“也”的相似性与复杂性
    第二节 母语和目的语的负迁移
    第三节 教材和工具书的影响
    第四节 教师的讲解方法
    第五节 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一 学习者的态度
        二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第四章 对泰国学生重复义副词“还”“再”“又”“也”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加强理论研究
    第二节 完善教材编写
    第三节 改进教学方法
        一 对比法结合归纳法
        二 情境法结合归纳法
    第四节 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一 纠正学习态度
        二 指导学习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美学生习得重复义副词“再”“又”“还”偏误分析[J]. 张智新,韩志豪.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2]现代汉语副词“也”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J]. 储一鸣.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3]反问句中副词“还”的意义类型[J]. 胡德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06)
[4]也谈副词“再”的语义[J]. 高思欣,高思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04)
[5]副词“还”各义项的发展演变及其语义网络系统[J]. 童小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08)
[6]副词“还”的主观性[J]. 张宝胜.  语言科学. 2003(05)
[7]试论“也”字句的歧义[J]. 杨亦鸣.  中国语文. 2000(02)
[8]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 张谊生.  语言研究. 2000(01)
[9]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J]. 彭小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2)
[10]“再”与“还”重复义的比较研究[J]. 蒋琪,金立鑫.  中国语文. 1997(03)

硕士论文
[1]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刘洋.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留学生汉语副词“再、又、还”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 仇冬青.天津师范大学 2018
[3]秘鲁学生习得“再”“又”重复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薛雨珊.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4]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在泰国的使用情况研究[D]. 刘小燕.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英语母语者汉语状语习得偏误分析[D]. 席安格.河南大学 2017
[6]国际汉语影视类视听说教材《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快乐中国人1》比较研究[D]. 高春瑶.四川师范大学 2017
[7]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副词“又、还、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Ariundolgor Bayantur(阿伦克).辽宁师范大学 2015
[8]印尼学生学习重复义副词“再/又”偏误分析[D]. 叶鑫琼.福建师范大学 2014
[9]汉语副词“还”、“再”、“又”与泰语相关词语对比分析及相关偏误研究[D]. 陈雄辩.复旦大学 2012
[10]汉语副词“还、又、再”与泰语“IK”和其他对应词语比较研究及偏误分析[D]. 欧丽萍(Ms. Woraphan Aosakul).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24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24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