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对称结构的深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9:14
  现代汉语句法中的对称结构表现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彼此之间平行衬托、对应匀称,构成一个语义整体。它广泛地存在于语言运用的多个领域。以往对于对称结构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语言事实的描述,宏观解释不足。本文在沿袭“三个平面”研究思想的基础上,着重结合文化语言学相关知识,深入探讨对称结构的深层文化内涵,深化汉语对称结构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考察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对称结构的特点,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做出明确界定,并说明它的结构类型及功能表现,继而使之与对举、对偶相区别,从而阐释对称结构的本质。第二部分从对称结构的语义语用层面入手,分析对称结构的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第三部分将研究视角回溯到对称结构的历史层面,考察历史文化对现时状况的影响。最后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说明对称结构大量存在的原因及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2. 对称结构的界定及其句法功能考察
    2.1 对称结构的特点
        2.1.1 组成部分对应性
        2.1.2 节奏趋同性
        2.1.3 形式多样性
        2.1.4 句法灵活性
        2.1.5 本文关于对称结构的界定
    2.2 对称结构的类型
        2.2.1 根据结构的语义性质分类
        2.2.2 根据结合方式分类
        2.2.3 根据对应位置分类
        2.2.4 根据构成部分的内部结构关系分类
        2.2.5 根据构成成分的语法性质分类
    2.3 对称结构的句法功能
        2.3.1 独立成句或充当句法成分
        2.3.2 粘合性对称结构的成句功能
        2.3.3 对称结构构成成分性质与功能的考察
    2.4 对称与对举、对偶的辨析
        2.4.1 对称与列举的辨析
        2.4.2 对称与对偶的辨析
3. 对称结构的语义语用分析
    3.1 对称结构的语义分析
        3.1.1 对称结构语义概括、主旨鲜明
        3.1.2 对称结构中的融合类往往能实现语义增殖
    3.2 对称结构的语用分析
        3.2.1 交际情境的不同,影响对称结构的语体风格
        3.2.2 对称结构凸显人物、事物的范畴化
        3.2.3 听觉上极富韵律美感,视觉上往往形象可感
4. 对称结构的民族文化思考
    4.1 对称美学
        4.1.1 对称美学原理
        4.1.2 对称美学之社会存在
    4.2 对称结构的历史连续性和继承性
        4.2.1 历时文化和现时文化的关系
        4.2.2 对称结构的历史发展
        4.2.3 对称结构的现时状况
    4.3 对称结构中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
        4.3.1 中国人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4.3.2 成双成对,均衡和谐的审美价值观念
        4.3.3 讲求稳健、安定、中和的民族性格
        4.3.4 辩证统一的传统思维模式
    4.4 对称结构普遍存在的原因
        4.4.1 客观世界同构
        4.4.2 文化思维认同
        4.4.3 汉语自身特点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民族均衡对称的审美观念对汉语词汇及汉语运用特征的影响和制约[J]. 王晓炜.  语文学刊. 2008(08)
[2]对举句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J]. 周艳芳.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4)
[3]现代汉语中的对举现象及其作用[J]. 刘云.  汉语学报. 2006(04)
[4]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于全有,李现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5]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 黄伟,旷书文.  湘南学院学报. 2006(03)
[6]从汉英句子结构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J]. 汪雪琴.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3)
[7]初探对举格式的生成机制[J]. 吴乐雅.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8]对称平衡与中国人的审美趣味[J]. 李凡.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2)
[9]汉民族思维模式与汉语特质[J]. 许彩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现代汉语中的对举结构[J]. 资中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01)

硕士论文
[1]论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结构[D]. 蒋韬成.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3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383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