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情态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06:03
  大多数汉语语气副词都经历了语法化的阶段,虚化机制与虚化程度不同,词义显得虚实不等,句法特点及句法位置的灵活度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给人们认识其内部关联和个体特征带来了困难。如今,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它们的语气类型和词义主观性的问题。不过,对于语气副词“主观性”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仍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主观性”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英语的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体现的。我们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情态附加语及其表义内涵的分析,结合汉语语气副词自身的表义特点,归纳出汉语语气副词三种不同的情态表义类型:句子情态类、语篇评论类、语境推理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语气副词内部的语义系统和语义内涵进行描述。我们认为以情态表义类型为语气副词次类划分的标准,既与英语情态附加语的表义类型基本相符,又与汉语语气副词自身的表义特点相适应。分类使我们对语气副词“主观性”内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对词义主观性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语气副词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人们一直以来都力图从宏观、个案、语法化、分类研究等各个方面对语气副词词义的共性和区别特...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语气副词的内涵及外延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概况
        1.2.1 宏观研究
        1.2.2 语法化研究
        1.2.3 个案研究
        1.2.4 分类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理论与概念
            1.3.2.1 语气和情态
            1.3.2.2 预设理论
            1.3.2.3 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
        1.3.3 研究范围
        1.3.4 语料使用
第二章 汉语语气副词词义主观性内涵及表义类型
    2.1 情态及其表义特点
        2.1.1 情态的内涵
        2.1.2 情态的类型
        2.1.3 情态的取向
        2.1.4 情态的级值
    2.2 英语情态附加语及其表义类型
        2.2.1 情态附加语
        2.2.2 情态附加语的表义类型
            2.2.2.1 语气附加语
            2.2.2.2 评论附加语
    2.3 汉语语气副词与英语情态附加语的相似性
    2.4 汉语语气副词的表义类型
        2.4.1 句子情态类
        2.4.2 语篇评论类
        2.4.3 语境推理类
第三章 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
    3.1 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概说
    3.2 情态类语气副词
        3.2.1 情态词语的类型及相互间的区别
            3.2.1.1 情态动词和情态类副词
            3.2.1.2 情态副词和情态类副词
            3.2.1.3 考察范围
        3.2.2 情态类语气副词的情态小类
            3.2.2.1 认识情态语气副词
            3.2.2.2 道义情态语气副词
            3.2.2.3 动力情态语气副词
        3.2.3 情态词语的语义系统及表义特点
    3.3 强化类语气副词
        3.3.1 考察范围
        3.3.2 表义特点
        3.3.3 句法及共现特点
        3.3.4 对句子语气的选择
    3.4 小结
第四章 语篇评论类语气副词
    4.1 语篇评论类语气副词概说
        4.1.1 评论类语气副词的内涵
        4.1.2 考察范围
        4.1.3 表义特点
        4.1.4 小类划分
    4.2 "预期,结果"类语气副词
        4.2.1 表述模式
        4.2.2 现实性"结果"
    4.3 "前提,结论"类语气副词
        4.3.1 表述模式
        4.3.2 语用附加义
            4.3.2.1 "侥幸"类副词与"明明、本来"
            4.3.2.2 "其实"与"原来"
    4.4 "再肯定"类语气副词
    4.5 疑问类语气副词
        4.5.1 反诘副词
        4.5.2 追究副词
    4.6 小结
第五章 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
    5.1 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概说
        5.1.1 语境
        5.1.2 考察范围
        5.1.3 表义特点
    5.2 单音节推理类语气副词
        5.2.1 可
        5.2.2 还
        5.2.3 才
        5.2.4 就
        5.2.5 倒
        5.2.6 都
        5.2.7 也
        5.2.8 又
        5.2.9 并
    5.3 音节推理类语气副词
        5.3.1 只是
        5.3.2 可是
        5.3.3 还是
        5.3.4 就是
        5.3.5 不过
        5.3.6 反正
        5.3.7 甚至
        5.3.8 总算
    5.4 小结
第六章 余论
    6.1 语气副词的表义内涵和表义特点
    6.2 汉英情态表达方式的比较
        6.2.1 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的英语表达
        6.2.2 语篇评论类语气副词的英语表达
        6.2.3 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的英语表达
    6.3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发
        6.3.1 确定教学内容
        6.3.2 确定教学难点
        6.3.3 改进练习模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应用的“固然”句三个平面研究[J]. 李圃.  语言研究. 2009(04)
[2]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J]. 温锁林.  语文研究. 2009(03)
[3]情态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以《雷雨》为例[J]. 司建国.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4)
[4]功能视角下英汉情态表达语对比研究[J]. 刘燕芹.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02)
[5]副词“倒”的语法化探析[J]. 彭利瑞.  语文学刊. 2009(10)
[6]“甚至”的词汇化历程[J]. 方一新,姜兴鲁.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7]揣测类语气副词主观性与主观化[J]. 罗耀华,刘云.  语言研究. 2008(03)
[8]情态副词“反正”的用法及相关问题研究[J]. 董正存.  语文研究. 2008(02)
[9]汉语推断语气副词“果真”的语法特征及语义分析指向[J]. 谷晓恒.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8(02)
[10]试论语气副词“实在”的句法、语义、语用[J]. 陈熹.  大理学院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齐春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 王飞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 崔诚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副词“还是”的多角度考察[D]. 于超.延边大学 2007
[2]揣测语气和揣测语气副词[D]. 朱丽.上海师范大学 2005
[3]或然类语气副词研究[D]. 姚杰.上海师范大学 2005
[4]反诘类语气副词研究[D]. 丁婵婵.上海师范大学 2005
[5]料定类语气副词研究[D]. 刘冬.上海师范大学 2005
[6]领悟类语气副词研究[D]. 郑晓雷.上海师范大学 2005
[7]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郭新雨.天津师范大学 2003
[8]“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D]. 方红.上海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5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05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