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
发布时间:2021-10-15 12:01
汉语趋向动词具有复杂的表义功能以及特殊的句法形式特征,因此历来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动词后成分“上”、“下”、“来”、“去”是汉语趋向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四个成分,也是形成汉语复合趋向补语的组成成分。同时作为语义对称的反义成分,“上”和“下”、“来”和“去”的在语义虚化的过程中有一些十分有趣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动词后“上/下”、“来/去”作为研究的对象,旨在从作为后置成分的“上/下”、“来/去”的语义演变、句法形式演变的角度出发,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对“V上”和“V下”、“V来”和“V去”的语义与形式对称性作出客观的描述,并揭示其语义与句法形式呈现不对称性的根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第六章为结语。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并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二章的内容为文献综述。概述国内外有关语言的语法化、汉语趋向系统、和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的研究。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动词后“上/下”的语法化。讨论了国内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指出“V上/下”的语义演变历程表现为:趋向义>空间域引申义>非空间域隐喻义&...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v上”语义演变图
即获得卜脱离]、卜遗留」的引申义。表示物理性位移的空间域语义经隐喻投射到抽象的非空间域语义,“v下”的隐喻义包括数量域语义【+积累]、性状域语义卜平静】。同时,我们认为‘,v下”尚未获得语法化程度最高的时体意义。“v下”的语义虚化途径我们可以用语义演变图来表示:
v上”的语义演变“下”的基本义表示“由高处向低处移动”,核心的语义要素即卜移动]。+移动」义项通过隐喻作用不断扩展,并从原义项中分离出去,而获得一个或个新义项。方位词“下”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位于参照物的下部”或“与照物分离的下方”,因此,在“下”的语义虚化过程中,很容易获得“分离”语义,表示“脱离附着物或附着处”、并进一步衍生出“脱离附着物并遗留、着于某处”,即具有卜脱离】、【+留存」的引申义。表示物理性位移的空间域义经隐喻投射到抽象的非空间域语义,‘,V下”的隐喻义包括:关系域语义+占有]、数量域语义卜积累】、性状域语义【+平静]。同时,我们认为“V下”未获得语法化程度最高的时体意义。“v下”的语义虚化途径我们可以用下的语义演变图来表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运动事件类型学的重新分类[J]. 吴建伟.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6)
[2]起动/致使动词的类型学研究[J]. 朱琳. 汉语学报. 2009(04)
[3]探究《朴通事谚解》中的“去来”现象[J]. 江海漫. 宿州学院学报. 2009(03)
[4]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J]. 王凤兰. 学术交流. 2008(05)
[5]移动动词与上古汉语的类型学特征[J]. 黄锦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从类型学参项看普通话中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语义表现[J]. 牛顺心. 语言研究. 2008(01)
[7]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8]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9]《水浒传》结果义趋向补语结构的特点[J]. 朴元基. 社会科学家. 2007(S1)
[10]论复合趋向补语和非处所宾语的次序问题[J]. 刘晶晶,关英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硕士论文
[1]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潘海峰.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7966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v上”语义演变图
即获得卜脱离]、卜遗留」的引申义。表示物理性位移的空间域语义经隐喻投射到抽象的非空间域语义,“v下”的隐喻义包括数量域语义【+积累]、性状域语义卜平静】。同时,我们认为‘,v下”尚未获得语法化程度最高的时体意义。“v下”的语义虚化途径我们可以用语义演变图来表示:
v上”的语义演变“下”的基本义表示“由高处向低处移动”,核心的语义要素即卜移动]。+移动」义项通过隐喻作用不断扩展,并从原义项中分离出去,而获得一个或个新义项。方位词“下”的基本语义是表示“位于参照物的下部”或“与照物分离的下方”,因此,在“下”的语义虚化过程中,很容易获得“分离”语义,表示“脱离附着物或附着处”、并进一步衍生出“脱离附着物并遗留、着于某处”,即具有卜脱离】、【+留存」的引申义。表示物理性位移的空间域义经隐喻投射到抽象的非空间域语义,‘,V下”的隐喻义包括:关系域语义+占有]、数量域语义卜积累】、性状域语义【+平静]。同时,我们认为“V下”未获得语法化程度最高的时体意义。“v下”的语义虚化途径我们可以用下的语义演变图来表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运动事件类型学的重新分类[J]. 吴建伟.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6)
[2]起动/致使动词的类型学研究[J]. 朱琳. 汉语学报. 2009(04)
[3]探究《朴通事谚解》中的“去来”现象[J]. 江海漫. 宿州学院学报. 2009(03)
[4]论现代汉语表示目的的“来”[J]. 王凤兰. 学术交流. 2008(05)
[5]移动动词与上古汉语的类型学特征[J]. 黄锦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从类型学参项看普通话中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语义表现[J]. 牛顺心. 语言研究. 2008(01)
[7]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 吴向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11)
[8]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 任鹰,于康. 汉语学习. 2007(04)
[9]《水浒传》结果义趋向补语结构的特点[J]. 朴元基. 社会科学家. 2007(S1)
[10]论复合趋向补语和非处所宾语的次序问题[J]. 刘晶晶,关英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5)
硕士论文
[1]动后“上”的语法化过程和“V上”结构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 潘海峰.上海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7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3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