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发布时间:2021-10-26 00:03
  本文对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参与语素进行讨论,从豫北方言名词变韵与D变韵的区别、"侄儿"一词的读音、明清时期河南方言"儿"和"子"的读音、边音[l]的性质等方面入手,指出以往所说的Z变韵不能排除是儿化韵,进而提出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其中三个层次:[u ou]层,[■]层和[■]层。 

【文章来源】:中国语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2. 豫北方言的[u ou]类儿化
    2.1 以往关于[u ou]类变韵的讨论
    2.2 名词变韵与D变韵的区别
    2.3 “侄儿”一词的读音
    2.4 明清时期河南方言“儿”和“子”的读音
    2.5 对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两种可能解释
        2.5.1 来源于“儿”音[l]
        2.5.2 来源于“儿”音[u]
3. 豫北方言的[? ?]类儿化
4. 豫北方言名词变韵的层次
5.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方言中功能性变音的一形多能及其成因探讨[J]. 李巧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汉语方言Z变音的类型分布及历史流变[J]. 辛永芬,庄会彬.  中国语文. 2019(05)
[3]从边音到圆唇——Z变韵形成的一种可能途径[J]. 贺岩,张慧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05)
[4]山西闻喜方言子变韵来源研究[J]. 艾红娟.  学术论坛. 2014(01)
[5]晋豫一带方言Z变音源于“头”后缀试证[J]. 王临惠.  中国语文. 2013 (04)
[6]烟台芝罘话一种名、动同模式的变韵[J]. 刘探宙.  方言. 2013(02)
[7]论汉语拟声词中的边音[J]. 冉启斌.  当代语言学. 2012(04)
[8]凤翔方言的子变韵和D变韵[J]. 王军虎.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9]参数调整与焦作地区的两种小称变韵[J]. 张慧丽.  晋中学院学报. 2010(05)
[10]河北方言中与儿化有关的问题[J]. 高兵,吴继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豫北晋语单字音与变音现象研究[D]. 史艳锋.陕西师范大学 2013
[2]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 张慧丽.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滑县方言变韵研究[D]. 李聪聪.河南大学 2018
[2]淇县方言变韵研究[D]. 岳保红.中国人民大学 2008
[3]武陟(西滑封)方言的名词变韵[D]. 冯雪利.北京语言大学 2008
[4]兰考方言语音研究[D]. 潘晓旭.西南大学 2007
[5]长葛方言音系研究[D]. 关伟华.汕头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58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58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