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参加”和“参与”的对比研究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25 14:1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其中,近义词的辨析更是占据着词汇教学的重要位置,尤其对于中高级阶段的汉语习得者来说,辨析近义词的用法区别,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其异同且不产生偏误,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参加”和“参与”是一组具有相同语素的近义词,都是动词,且释义及用法非常相似,汉语习得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两词的相似性产生偏误,因此对比分析“参加”和“参与”的用法及偏误很有必要。词典、工具书及相关著作中收录的有关“参加”和“参与”的对比分析即少又简,还很分散,没有相对详细具体的总结归纳,现有的研究中也缺乏语料的辅助示例。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深入研究“参加”和“参与”这一组近义词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总结归纳词典、工具书和相关著作中有关“参加”和“参与”两词的释义、用法及对比分析,再辅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口语语料库和笔者积累的学生作业中的语料进行实证性研究。分析语料后总结“参加”和“参与”的偏误类型,得出偏误原因后设计教学方案,经过课堂实践、课后测试和跟踪访谈后,反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局限性,综合上...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参加”和“参与”的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近义词界定
2.1.2 近义词辨析方法研究
2.1.3 近义词偏误与习得研究
2.2 “参加”和“参与”在词典中的释义
2.3 “参加”和“参与”的句法功能
2.3.1 作谓语
2.3.2 作谓语外成分
2.4 “参加”和“参与”语义辨析
2.4.1 动作主体的对比分析
2.4.2 动作对象的对比分析
2.4.3 动作词义的对比分析
第3章 “参加”和“参与”的偏误类型
3.1 偏误语料来源
3.2 “参加”的偏误类型
3.3 “参与”的偏误类型
第4章 “参加”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要点
4.2 教学设计方案
4.2.1 教学对象
4.2.2 教学内容
4.2.3 教学目标
4.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5 教学方法
4.2.6 教具准备
4.2.7 课时安排
4.2.8 教学步骤
4.3 教学测试
4.3.1 测试目的
4.3.2 测试对象
4.3.3 试卷编制与测试流程
4.3.4 测试结果汇总与分析
4.4 教学效果与跟踪访谈
第5章 “参加”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升策略
5.1 课程设置方面
5.2 教材编写方面
5.3 教师教学方面
5.4 汉语习得者个体方面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近义词教学研究[J]. 杨辉,彭佩佩. 大理大学学报. 2018(07)
[2]针对二语学习者的汉语近义词教学[J]. 赵新,洪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3]泰国学生汉语词类误用浅析[J]. 卿雪华,王周炎. 民族翻译. 2011(02)
[4]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常见偏误分析[J]. 卿雪华,王周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 李绍林.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3)
[6]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 敖桂华. 汉语学习. 2008(03)
[7]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 张博.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3)
[8]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J]. 朱其智,周小兵. 语言文字应用. 2007(01)
[9]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 胡亮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6)
[10]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J]. 赵新,刘若云. 辞书研究. 2005(04)
硕士论文
[1]基于语素的词汇教学法在韩国HSK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韩朵.浙江大学 2018
[2]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刘洋.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定语标记“的”与“の”比较研究[D]. 曹奕.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韩国小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 李美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5]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灾难”和“灾害”的对比所究[D]. 丁宇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吴晓阳.苏州大学 2017
[7]中高级留学生习得同素近义动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 张秦.辽宁师范大学 2017
[8]“二”和“两”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郭丹凤.南昌大学 2016
[9]PBL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中的应用[D]. 云欣.辽宁大学 2016
[10]中高级留学生近义词习得情况与学习策略研究[D]. 吕晨.南京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57564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参加”和“参与”的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近义词界定
2.1.2 近义词辨析方法研究
2.1.3 近义词偏误与习得研究
2.2 “参加”和“参与”在词典中的释义
2.3 “参加”和“参与”的句法功能
2.3.1 作谓语
2.3.2 作谓语外成分
2.4 “参加”和“参与”语义辨析
2.4.1 动作主体的对比分析
2.4.2 动作对象的对比分析
2.4.3 动作词义的对比分析
第3章 “参加”和“参与”的偏误类型
3.1 偏误语料来源
3.2 “参加”的偏误类型
3.3 “参与”的偏误类型
第4章 “参加”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要点
4.2 教学设计方案
4.2.1 教学对象
4.2.2 教学内容
4.2.3 教学目标
4.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4.2.5 教学方法
4.2.6 教具准备
4.2.7 课时安排
4.2.8 教学步骤
4.3 教学测试
4.3.1 测试目的
4.3.2 测试对象
4.3.3 试卷编制与测试流程
4.3.4 测试结果汇总与分析
4.4 教学效果与跟踪访谈
第5章 “参加”和“参与”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升策略
5.1 课程设置方面
5.2 教材编写方面
5.3 教师教学方面
5.4 汉语习得者个体方面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教育近义词教学研究[J]. 杨辉,彭佩佩. 大理大学学报. 2018(07)
[2]针对二语学习者的汉语近义词教学[J]. 赵新,洪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3]泰国学生汉语词类误用浅析[J]. 卿雪华,王周炎. 民族翻译. 2011(02)
[4]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常见偏误分析[J]. 卿雪华,王周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5]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 李绍林. 世界汉语教学. 2010(03)
[6]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 敖桂华. 汉语学习. 2008(03)
[7]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 张博.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3)
[8]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J]. 朱其智,周小兵. 语言文字应用. 2007(01)
[9]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 胡亮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6)
[10]编写《外国人实用近义词词典》的几个基本问题[J]. 赵新,刘若云. 辞书研究. 2005(04)
硕士论文
[1]基于语素的词汇教学法在韩国HSK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韩朵.浙江大学 2018
[2]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刘洋.辽宁师范大学 2018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定语标记“的”与“の”比较研究[D]. 曹奕.河北师范大学 2018
[4]韩国小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 李美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5]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灾难”和“灾害”的对比所究[D]. 丁宇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 吴晓阳.苏州大学 2017
[7]中高级留学生习得同素近义动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 张秦.辽宁师范大学 2017
[8]“二”和“两”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郭丹凤.南昌大学 2016
[9]PBL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中的应用[D]. 云欣.辽宁大学 2016
[10]中高级留学生近义词习得情况与学习策略研究[D]. 吕晨.南京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57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5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