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平话古入声字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04:44
本文以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的入声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计量统计法及历史比较法,对桂南平话的古入声字的今读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探讨了古入声字的演变类型、规律及发展演变轨迹,并且揭示了桂南平话固有层次语音的演变。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前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桂南平话的分布以及名称,桂南平话研究综述,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调查内容等。第二部分是桂南平话咸、深两摄入声韵的演变研究。通过对咸、深两摄入声韵今读类型的分析,咸、深两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山、臻两摄合流的情况。第三部分是桂南平话山、臻两摄入声韵的演变研究。山、臻两摄的入声韵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有的塞音韵尾,部分转化为塞音韵尾[-k],可见在三种塞音韵尾中,[-k]韵尾的地位最为牢固。第四部分是桂南平话宕、江、通三摄入声韵的演变研究。这三摄入声韵有变化的点比较少,基本上还是以[-k]作韵尾,部分字由于受到共同语的影响而由入转舒的情况比较普遍。第五部分是桂南平话曾、梗两摄入声韵的演变研究。在左、右江和南宁郊区等方言点中,曾、梗两摄的入声韵出现了韵尾前化的现象。这种入声韵反向逆势变化的现象也为...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桂南平话的分布以及名称
第三节 桂南平话研究综述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调查内容
第二章 桂南平话咸摄和深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读音及其演变
一、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二、咸摄入声韵历史演变的推测
第二节 桂南平话深摄入声韵的读音及其演变
一、深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二、深摄入声韵历史演变的推测
三、咸、深二摄入声韵演变与粤语比较
第三章 桂南平话山摄和臻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臻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桂南平话山、臻两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四章 桂南平话宕摄、江摄、通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宕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桂南平话江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通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四节 桂南平话宕、江、通三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五章 桂南平话曾摄和梗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曾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桂南平话梗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桂南平话曾摄、梗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六章 桂南平话入声声调的演变
第一节 入声声调的类型
第二节 阴入的演变
一、阴入不再分化
二、阴入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阳入
一、以全浊声母、次浊声母为条件进行分化
二、阳入按照元音的长短进行分化
第四节 入声转舒声
一、类型
二、几个入声字的转派情况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J]. 刘泽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 麦耘. 方言. 2009(03)
[3]黎塘镇平话语音系统[J]. 黄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南宁石埠平话同音字汇[J]. 林亦,刘志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5]崇左新和蔗园话音系特点[J]. 梁伟华.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崇左市新和蔗园话同音字汇[J]. 梁伟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7]田东蔗园话语音系统[J]. 覃世贞.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8]从语言内部补偿看入声舒化现象[J]. 国术平. 语文学刊. 2006(10)
[9]桂南平话的声调及其演变[J]. 覃远雄. 方言. 2004(03)
[10]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J]. 陈晓锦. 方言. 2001(02)
博士论文
[1]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 张进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广西平话研究[D]. 谢建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方志视角下的桂南平话研究[D]. 刘世余.广西大学 2007
[2]中古入声字在邯郸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 王锡丽.河北大学 2004
[3]桂南平话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赵祎缺.广西大学 2004
[4]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 金小梅.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71362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桂南平话的分布以及名称
第三节 桂南平话研究综述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调查内容
第二章 桂南平话咸摄和深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读音及其演变
一、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二、咸摄入声韵历史演变的推测
第二节 桂南平话深摄入声韵的读音及其演变
一、深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二、深摄入声韵历史演变的推测
三、咸、深二摄入声韵演变与粤语比较
第三章 桂南平话山摄和臻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咸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臻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桂南平话山、臻两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四章 桂南平话宕摄、江摄、通摄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宕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桂南平话江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通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四节 桂南平话宕、江、通三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五章 桂南平话曾摄和梗摄入声韵演变
第一节 桂南平话曾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二节 桂南平话梗摄入声韵的今读情况
第三节 桂南平话曾摄、梗摄入声韵演变推测
第六章 桂南平话入声声调的演变
第一节 入声声调的类型
第二节 阴入的演变
一、阴入不再分化
二、阴入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阳入
一、以全浊声母、次浊声母为条件进行分化
二、阳入按照元音的长短进行分化
第四节 入声转舒声
一、类型
二、几个入声字的转派情况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及其演变[J]. 刘泽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 麦耘. 方言. 2009(03)
[3]黎塘镇平话语音系统[J]. 黄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南宁石埠平话同音字汇[J]. 林亦,刘志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5]崇左新和蔗园话音系特点[J]. 梁伟华.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崇左市新和蔗园话同音字汇[J]. 梁伟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7]田东蔗园话语音系统[J]. 覃世贞.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8]从语言内部补偿看入声舒化现象[J]. 国术平. 语文学刊. 2006(10)
[9]桂南平话的声调及其演变[J]. 覃远雄. 方言. 2004(03)
[10]广东粤语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J]. 陈晓锦. 方言. 2001(02)
博士论文
[1]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 张进军.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广西平话研究[D]. 谢建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方志视角下的桂南平话研究[D]. 刘世余.广西大学 2007
[2]中古入声字在邯郸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 王锡丽.河北大学 2004
[3]桂南平话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 赵祎缺.广西大学 2004
[4]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 金小梅.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71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7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