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气词“吗”“呢”“吧”“
发布时间:2021-11-08 18:35
本文以“吗”、“呢”、“吧”、“啊”等四个现代汉语的典型语气词为研究对象。论文在调查和掌握较为丰富的语料的基础上,借鉴前贤的研究成果,侧重从来源、语用等方面对“吗”、“呢”、“吧”、“啊”分别加以研究,提出了一些认识。论文首先从选题缘由、考察范围、研究意义和方法入手,概要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构想,简要回顾前辈学者关于现代汉语语气词方面的理论建树;然后分立章次,从确定它们的来源开始,顺着它们各自的历史发展脉络,着重从语用方面对“吗”、“呢”、“吧”、“啊”这几个语气词分别予以讨论,采用“最小差异对比法”和“最大共性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归纳出它们最基本的语用意义。第六章是论文全部工作的总结。本章在简要归纳四个典型表疑问语气词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的基础上,同时对不同语气词在用法上,主要是在用于句中停顿处常见交叉使用的现象,做了力所能及的说明。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考察范围、意义及方法
1.2 汉语语言学界关于语气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综述
第二章 关于语气词"吗"的语用分析
2.1 "吗"的来源
2.2 "吗"的使用情况
2.3 "吗"的意义
第三章 关于语气词"呢"的语用分析
3.1 "呢"的来源
3.2 "呢"的意义
3.3 "呢"的意义和用法补议
第四章 关于语气词"吧"的语用分析
4.1 "吧"的来源
4.2 "吧"的意义用法分析
第五章 关于语气词"啊"的语用分析
5.1 "啊"的来源
5.2 "啊"的意义
5.3 "啊"的音变及用字规范问题
第六章 结语和余论
6.1 结语
6.2 余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吧”的意义、功能再议[J]. 周士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2)
[2]言语交际中判断性“吧”问句的话语功能[J]. 张小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吧”的语法意义再探[J]. 卢英顺.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3)
[4]从日语陈述争论谈汉语疑问语气词的研究[J]. 白晓光,毛文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03)
[5]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与语气词规范有关的一些问题[J]. 齐沪扬. 语言文字应用. 2003(02)
[7]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J]. 齐沪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03)
[8]“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9]“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 郭锐. 世界汉语教学. 2000(02)
[10]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J]. 高增霞.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484007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考察范围、意义及方法
1.2 汉语语言学界关于语气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综述
第二章 关于语气词"吗"的语用分析
2.1 "吗"的来源
2.2 "吗"的使用情况
2.3 "吗"的意义
第三章 关于语气词"呢"的语用分析
3.1 "呢"的来源
3.2 "呢"的意义
3.3 "呢"的意义和用法补议
第四章 关于语气词"吧"的语用分析
4.1 "吧"的来源
4.2 "吧"的意义用法分析
第五章 关于语气词"啊"的语用分析
5.1 "啊"的来源
5.2 "啊"的意义
5.3 "啊"的音变及用字规范问题
第六章 结语和余论
6.1 结语
6.2 余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吧”的意义、功能再议[J]. 周士宏.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2)
[2]言语交际中判断性“吧”问句的话语功能[J]. 张小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吧”的语法意义再探[J]. 卢英顺.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3)
[4]从日语陈述争论谈汉语疑问语气词的研究[J]. 白晓光,毛文莉.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03)
[5]语气助词“吧”的情态解释[J]. 徐晶凝.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与语气词规范有关的一些问题[J]. 齐沪扬. 语言文字应用. 2003(02)
[7]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J]. 齐沪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03)
[8]“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J]. 齐沪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9]“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 郭锐. 世界汉语教学. 2000(02)
[10]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J]. 高增霞.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484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48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