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鲁迅翻译观
发布时间:2021-11-26 11:51
鲁迅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提出了“直译”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服务,“直译”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建,但随后曾受到多方批评、指责和冷落。“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复杂行为,强调的是目的语文本,而不是源语文本,以及译者的地位和译入语读者;译入语的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的选择。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从忠实与通顺、文本选择、文体和语言选择等方面对“异化”翻译策略做了阐释,认为“异化”翻译是彰显语言和文化之异的翻译。本文结合目的论理论和“归化”、“异化”理论,通过对鲁迅的“直译”和“硬译”的深入分析,揭示决定鲁迅“直译”和“硬译”的深刻社会根源和个人目的,使我们能够对鲁迅的翻译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文还将从另个新的角度探讨鲁迅的翻译观,探讨其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重译”(即多语转译)方法以及产生背景。由于鲁迅不懂得这些弱小民族的语言,他更多地借助“重译”的翻译途径;为了忠实于原文,他就更多地借助于“直译”的翻译方法;此后鲁迅一生坚持这条译介路线,形成了现代翻译文学史上独有的“弱小民族文学翻译模式”。文中指出包括翻译在内的任何活...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二十世纪初的翻译现状
1.2 鲁迅翻译及相关争论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2 翻译目的论视野
2.1 翻译目的论
2.2 翻译目的论的适宜性
3 鲁迅翻译观及其引发的争论
3.1 为"改造国民性"而翻译
3.2 "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
3.3 "重译"和"异化"翻译策略
3.4 鲁迅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4 鲁迅翻译观和翻译作品的影响
4.1 鲁迅翻译观的影响
4.2 鲁迅翻译作品的影响
4.3 鲁迅翻译思想的现实意义
5 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J]. 林克难. 中国翻译. 1996(04)
[2]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J]. 许钧. 中国翻译. 1996(01)
[3]试论翻译学[J]. 谭载喜.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8(03)
本文编号:352008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二十世纪初的翻译现状
1.2 鲁迅翻译及相关争论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2 翻译目的论视野
2.1 翻译目的论
2.2 翻译目的论的适宜性
3 鲁迅翻译观及其引发的争论
3.1 为"改造国民性"而翻译
3.2 "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
3.3 "重译"和"异化"翻译策略
3.4 鲁迅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4 鲁迅翻译观和翻译作品的影响
4.1 鲁迅翻译观的影响
4.2 鲁迅翻译作品的影响
4.3 鲁迅翻译思想的现实意义
5 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奈达翻译理论的一次实践[J]. 林克难. 中国翻译. 1996(04)
[2]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J]. 许钧. 中国翻译. 1996(01)
[3]试论翻译学[J]. 谭载喜.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8(03)
本文编号:3520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2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