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话区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6 18:17
关于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同源一体性,已有前辈和时贤从移民史、语音史角度加以论证,本文拟从北京官话区词汇(主要是特征词)的共时分布角度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文章主要从四方面进行论证:首先,从历时的角度追溯北京官话区的民族融合史,依据历史文献和现存方言资料考察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形成的历史过程。其次从共时的角度考察北京官话区词汇(特别是方言特征词)的分布,概括出北京官话区的词汇特征(方言特征词)。再次,考察北京官话区内部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特征词的共时分布,概括出北京官话区内部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的词汇特征,揭示北京官话区词汇的内部差异。最后,在归纳“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一致性”和对比“北京官话与其他方言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概括出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特点。本文在已有方言特征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特征词理论的建设性思考,并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北京官话区(及内部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特征词的提取,从词汇分布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北京话与东北方言的一致性。北京官话区词汇标准的提出是对以往方言区划理论的有益补充。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
二、为汉语方言分区工作提供词汇材料的依据
三、方言词汇的研究是建立现代汉语词汇学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调查过程、理论基础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过程
四、理论基础
五、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形成的历史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早期的历史
一、北京官话区早期的人文历史
二、北京官话区早期的语言状况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四节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
第一节 方言特征词理论及意义
一、本文对“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思考
二、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选取、释义及地理分布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内涵及判定标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提取方法
三、“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释例及解释性地图
四、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显现的地理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的内部差异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词汇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划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特征词的选取
第二节 各方言片词汇特征背后的人文历史因素
一、京承小片
二、锦兴片
三、哈肇片
四、黑吉片
五、辽沈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特点
第一节 词语来源的多元性
一、满语借词
二、蒙语借词
三、俄语借词
四、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借词
第二节 状态词缀丰富多样
一、构词格式、词缀类型丰富,状态前、中缀较多
二、单音节后缀“的”的构词能力强,构词数量多
三、带多音节后缀的四字格词语数量较多
四、ABC、ACD式组合的词数量远多于ABB式
第三节 词汇的语用含义丰富
一、表义上的生动、形象
二、描摹性状的细致、入微
三、传情达意上的夸张、幽默和讽刺意味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回顾
二、本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西方言特征词说略[J]. 李薇薇. 方言. 2016(01)
[2]方言特征词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J]. 赵枫.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1)
[3]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1750—1950)[J]. 曹炜,刘薇. 阅江学刊. 2014(05)
[4]论方言特征词的特征——以闽方言为例[J]. 李如龙. 方言. 2014(02)
[5]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移民及其影响[J]. 肖忠纯.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4(03)
[6]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研究综述[J]. 吕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童芳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8]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J]. 曹炜,蒋晨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北京方言土语、口语辞书和语汇索引述要——附论孙德宣先生的《齐如山〈北京土话〉动词补释》和《〈白话聊斋〉中的北京话词语》两篇论文[J]. 冯蒸. 汉字文化. 2013(01)
[10]浅析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J]. 郭晓颖. 科技信息. 2012(35)
博士论文
[1]北京话介词史(1750-1950)[D]. 张云峰.苏州大学 2011
[2]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 刘冬青.苏州大学 2011
[3]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辽宁民间社火研究[D]. 李巍.中央民族大学 2010
[4]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 陈瑶.暨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哈尔滨方言词与北京方言词的比较研究[D]. 张锐.黑龙江大学 2015
[2]东北官话程度副词研究[D]. 滕永博.暨南大学 2014
[3]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 张兆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哈尔滨方言词缀研究[D]. 计超.广西师范学院 2013
[5]东北方言动词结构探讨[D]. Brian Joseph Lee(李雄).吉林大学 2012
[6]铁岭方言代词研究[D]. 王爽.广西师范大学 2012
[7]黑龙江嫩江方言研究[D]. 吴昊.青海师范大学 2011
[8]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D]. 高杨.广西师范学院 2010
[9]东北官话体词性词语的构成特点研究[D]. 潘登.黑龙江大学 2010
[10]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 曹曼莉.江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38603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
二、为汉语方言分区工作提供词汇材料的依据
三、方言词汇的研究是建立现代汉语词汇学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调查过程、理论基础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过程
四、理论基础
五、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形成的历史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早期的历史
一、北京官话区早期的人文历史
二、北京官话区早期的语言状况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宋辽金元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一、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人文历史
二、明清时期北京官话区的语言状况
第四节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
第一节 方言特征词理论及意义
一、本文对“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思考
二、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选取、释义及地理分布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内涵及判定标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的提取方法
三、“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释例及解释性地图
四、北京官话区方言特征词显现的地理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的内部差异
第一节 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词汇特征
一、北京官话区方言片的划分
二、北京官话区方言片(及方言小片)特征词的选取
第二节 各方言片词汇特征背后的人文历史因素
一、京承小片
二、锦兴片
三、哈肇片
四、黑吉片
五、辽沈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官话区词汇系统的特点
第一节 词语来源的多元性
一、满语借词
二、蒙语借词
三、俄语借词
四、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借词
第二节 状态词缀丰富多样
一、构词格式、词缀类型丰富,状态前、中缀较多
二、单音节后缀“的”的构词能力强,构词数量多
三、带多音节后缀的四字格词语数量较多
四、ABC、ACD式组合的词数量远多于ABB式
第三节 词汇的语用含义丰富
一、表义上的生动、形象
二、描摹性状的细致、入微
三、传情达意上的夸张、幽默和讽刺意味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研究回顾
二、本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西方言特征词说略[J]. 李薇薇. 方言. 2016(01)
[2]方言特征词理论与研究方法综述[J]. 赵枫.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11)
[3]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句法、语义、语用的历时嬗变(1750—1950)[J]. 曹炜,刘薇. 阅江学刊. 2014(05)
[4]论方言特征词的特征——以闽方言为例[J]. 李如龙. 方言. 2014(02)
[5]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移民及其影响[J]. 肖忠纯.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4(03)
[6]黑龙江省满语地名研究综述[J]. 吕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童芳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8]北京话反身代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J]. 曹炜,蒋晨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北京方言土语、口语辞书和语汇索引述要——附论孙德宣先生的《齐如山〈北京土话〉动词补释》和《〈白话聊斋〉中的北京话词语》两篇论文[J]. 冯蒸. 汉字文化. 2013(01)
[10]浅析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J]. 郭晓颖. 科技信息. 2012(35)
博士论文
[1]北京话介词史(1750-1950)[D]. 张云峰.苏州大学 2011
[2]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 刘冬青.苏州大学 2011
[3]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辽宁民间社火研究[D]. 李巍.中央民族大学 2010
[4]官话方言方位词比较研究[D]. 陈瑶.暨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哈尔滨方言词与北京方言词的比较研究[D]. 张锐.黑龙江大学 2015
[2]东北官话程度副词研究[D]. 滕永博.暨南大学 2014
[3]东北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 张兆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哈尔滨方言词缀研究[D]. 计超.广西师范学院 2013
[5]东北方言动词结构探讨[D]. Brian Joseph Lee(李雄).吉林大学 2012
[6]铁岭方言代词研究[D]. 王爽.广西师范大学 2012
[7]黑龙江嫩江方言研究[D]. 吴昊.青海师范大学 2011
[8]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借词[D]. 高杨.广西师范学院 2010
[9]东北官话体词性词语的构成特点研究[D]. 潘登.黑龙江大学 2010
[10]东北方言中程度词“老”的研究[D]. 曹曼莉.江西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38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3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