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表示比较的“有”字句考察

发布时间:2021-12-27 21:30
  “有”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之一,该句式不但形式多样,而且表义丰富,其中“比较”是其众多意义中的一种。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表示比较的“有”字句做重点考察。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将该句式码化为“X+有+Y+Z+A”。第一章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首先对“X+有+Y+Z+A”构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鉴定。接着,我们从历时层面对该构式的发展历程以及生成机制进行了考察。框式化在X+有+Y+Z+A构式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构式中Z的语法化作用是很关键的。在历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从共时层面对“X+有+Y+Z+A”构式的基本语义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我们从句法语义等方面重点考察了X+有+Y+Z+A构式中比较项的情况。在句法描写的基础上,文章对比较项的选择机制以及比较项的不对称等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第四章以“这么/那么”为例,探讨了X+有+Y+Z+A构式中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它们往往兼有指示、替代、语义压制的作用;比较后项的隐现,句子的语气等因素都会对它们的隐现产生影响。第五章结合“句法槽测试法”的分析,我们认为,能够进入X+...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1.2.1 关于构式语法的研究
        1.2.2 关于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1.3.1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3.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X+有+Y+Z+A"的构式义考察
    2.1 X+有+Y+Z+A的构式鉴定
    2.2 X+有+Y+Z+A构式的来源及发展机制
        2.2.1 X+有+Y+Z+A构式的历时来源考察
        2.2.2 X+有+Y+Z+A构式的框式化考察
    2.3 X+有+Y+Z+A构式的基本语义
        2.3.1 英语中as…as…句式的基本语义
        2.3.2 X+有+Y+Z+A构式的基本语义
    2.4 X+有+Y+Z+A构式家族的考察
        2.4.1 X+有+Y+Z+A构式的家族相似性
        2.4.2 X+有+Y+Z+A构式家族成员的等同性考察
第三章 X+有+Y+Z+A构式中比较项考察
    3.1 构式比较项的句法考察
        3.1.1 体词及体词性成分
        3.1.2 谓词及谓词性成分
        3.1.3 加词及加词性成分
    3.2 构式比较项的语义考察
    3.3 构式比较项的选择机制
        3.3.1 构式比较项的强制性语义要求
        3.3.2 构式比较项在语义量值上的要求
        3.3.3 构式比较项的范畴化考察
    3.4 构式比较项范围的变化及原因探讨
        3.4.1 句法因素的影响
        3.4.2 语境因素的影响
        3.4.3 认知因素的影响
    3.5 构式比较项的不对称
        3.5.1 比较本体和比较点
        3.5.2 比较项不对称的类型及原因
第四章 X+有+Y+Z+A构式中指示代词的考察
    4.1 指示代词在X+有+Y+Z+A构式中的功能考察
        4.1.1 指示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4.1.2 替代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4.1.3 语义压制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4.2 指示代词在X+有+Y+Z+A构式中的选择机制
        4.2.1 指称距离的制约
        4.2.2 构式句法成分的制约
    4.3 指示代词在"X+有+Y+Z+A"中的隐现机制
        4.3.1 比较后项与指示代词的隐现
        4.3.2 句子语气与指示代词的隐现
第五章 X+有+Y+Z+A构式中形容词性成分考察
    5.1 整体构式义对形容词性成分的语义限制
    5.2 构式外形容词性成分考察
        5.2.1 句法层面的分类考察
        5.2.2 构式外形容词的数量特征考察
    5.3 构式内形容词性成分考察
        5.3.1 句法语义层面的考察
        5.3.2 构式内量度形容词的量度义和感情色彩考察
        5.3.3 构式内其他性质形容词的不对称现象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X也Y”的构式分析[J]. 李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9(04)
[2]“动词+他/它+数量短语”结构的构式分析[J]. 杨子,熊学亮.  汉语学习. 2009(06)
[3]比较范畴的“界”认知[J]. 张莹莹.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8)
[4]“爱V不V”的构式分析[J]. 李文浩.  现代外语. 2009(03)
[5]“有”字比较句中的形容词[J]. 来燕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6]“这么”和“那么”篇章不对称考察[J]. 杨玉玲.  语言文字应用. 2007(04)
[7]“王冕三岁死了父亲”的认知构式剖析[J]. 刘国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8]“A有/没有B(这么/那么)X”中“A”和“B”的关系及其认知理据[J]. 张艳艳.  绥化学院学报. 2007(03)
[9]比较句系统研究综述[J]. 尚平.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10]论“Np1+Vp+了+Np2+周遍性数量词+Np3”的两种句式[J]. 胡袁园.  语文学刊. 2006(22)

硕士论文
[1]“有”、“没有”型比较句研究[D]. 王强.上海师范大学 2009
[2]“没有”比较句研究[D]. 杨兴功.安徽师范大学 2005
[3]论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型比较句[D]. 李艳.上海师范大学 2004
[4]现代汉语“有”字比较句考察[D]. 曾艳.华中师范大学 2001
[5]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 李贤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552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52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