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红”及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修辞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31 04:32
本文从语义与修辞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了颜色词“红”及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特征、表色义素隐现状况及其语义的修辞化生成途径,兼述“红”近义词群的语义特征。以颜色词“红”为分析对象,通过语义——修辞阐释,论证了颜色词表色义素的隐现与其语义的修辞生成途径密切相关,凡有修辞介入生成的,其表色语义就会走向弱化、脱落,产生更多的“颜外之义”。由此得出结论:汉语词汇语义的生成与修辞关系密切,修辞手段是词汇语义演变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颜色词"红"及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红_1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二节 红_2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三节 红_3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四节 红_4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五节 红_5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六节 红_6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七节 红_7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八节 红_8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九节 红_9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十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素"红"参构语词:表色义素隐现
第一节 "红"的诸义项表色义素的隐现
第二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表色义素的隐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素"红"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化生成的途径
第一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借代生成
第二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比喻生成
第三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婉曲生成
第四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其它修辞生成途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颜色词"红"近义词群:赤、朱、丹、绛、赭
第一节 "赤"和语素"赤"参构的语词
第二节 "朱"和语素"朱"参构的语词
第三节 "丹"和语素"丹"参构的语词
第四节 "绛"和语素"绛"参构的语词
第五节 "赭"和语素"赭"参构的语词
结语:本文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附录:国内有关颜色词"红"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文化义初探[J]. 潘峰,李锂. 汉字文化. 2009(05)
[2]红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比较[J]. 柯棪.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3)
[3]从色彩表达的角度辨析中英文化异同[J]. 许艺萍. 闽江学院学报. 2009(04)
[4]英汉基本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J]. 那剑.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5]汉俄语中的“红”与“黑”[J]. 李冬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 王磊,张楠.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2)
[7]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 高丰.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4)
[8]《红楼梦》与《红字》中的“红色意象”比较[J]. 殷亚敏,吴文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论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其翻译方法[J]. 俞晓霞. 科技资讯. 2008(34)
[10]汉英语言中红色颜色词的文化对比分析[J]. 王淑侠.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汉语颜色词的方言比较研究[D]. 刘小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研究[D]. 于慧婧.辽宁师范大学 2007
[3]上古汉语颜色词概述[D]. 张丽.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9622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颜色词"红"及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红_1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二节 红_2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三节 红_3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四节 红_4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五节 红_5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六节 红_6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七节 红_7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八节 红_8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九节 红_9及其参构的语词
第十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素"红"参构语词:表色义素隐现
第一节 "红"的诸义项表色义素的隐现
第二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表色义素的隐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素"红"参构语词:语义修辞化生成的途径
第一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借代生成
第二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比喻生成
第三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婉曲生成
第四节 语素"红"参构语词的语义其它修辞生成途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颜色词"红"近义词群:赤、朱、丹、绛、赭
第一节 "赤"和语素"赤"参构的语词
第二节 "朱"和语素"朱"参构的语词
第三节 "丹"和语素"丹"参构的语词
第四节 "绛"和语素"绛"参构的语词
第五节 "赭"和语素"赭"参构的语词
结语:本文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附录:国内有关颜色词"红"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色文化义初探[J]. 潘峰,李锂. 汉字文化. 2009(05)
[2]红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比较[J]. 柯棪.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3)
[3]从色彩表达的角度辨析中英文化异同[J]. 许艺萍. 闽江学院学报. 2009(04)
[4]英汉基本颜色词“红”的认知语义[J]. 那剑.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5]汉俄语中的“红”与“黑”[J]. 李冬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 王磊,张楠.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2)
[7]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 高丰. 中国电力教育. 2009(04)
[8]《红楼梦》与《红字》中的“红色意象”比较[J]. 殷亚敏,吴文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论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其翻译方法[J]. 俞晓霞. 科技资讯. 2008(34)
[10]汉英语言中红色颜色词的文化对比分析[J]. 王淑侠.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汉语颜色词的方言比较研究[D]. 刘小红.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研究[D]. 于慧婧.辽宁师范大学 2007
[3]上古汉语颜色词概述[D]. 张丽.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9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5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