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12:36
  在汉语词汇研究领域,词汇化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实际应用价值。我们以现代汉语传信表达的常用双音词“据说”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同时,对其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定位、语用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词汇化研究的相关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总结,明晰了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确立了研究对象。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部分对“据说”的词汇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及“据说”的相关功能表现等问题。第一章分别对“据”和“说”的词性及语义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就“据说”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用法加以分析。第二章对“据说”形式从出现到成词的词汇化历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对其在近代和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加以描写和分析。第三章对“据说”成词的特殊机制动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释,兼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以及词性判定等问题的探讨。第四章对“据说”与插入语的关系,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用语篇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第三部分结语。这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指出...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〇 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0.1.1 研究对象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0.2.1 词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0.2.2 “据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0.3 拟采用的方法、理论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据说”形成的基础及发展中的特例
    1.1 “据说”形成的基础
        1.1.1 “据”的词性和语义演变
        1.1.2 “说”的词性和语义演变
    1.2 “据说”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用例“据说0”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据说”的词汇化历程
    2.1 “据说1”的形成和动因机制的分析
        2.1.1 “据说1”的形成
        2.1.2 “据说1”形成的动因和机制分析
    2.2 “据说1”的发展和“据说2”的成词
        2.2.1 “据说1”的发展
            2.2.1.1 “据说1”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
            2.2.1.2 “据说1”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
        2.2.2 “据说1”的语义转变和“据说2”的成词确定
        2.2.3 “据说2”的深入发展
            2.2.3.1 清代“据说2”的表现
            2.2.3.2 现代汉语中“据说2”的表现
    2.3 “据说2”和“听说”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2.4.1 词汇化的相关理论认知
        2.4.2 “据说”词汇化的回顾总结
第三章 “据说”成词的机制动因分析及其新变化
    3.1 “据说2”成词的机制和动因分析
        3.1.1 “据说2”成词机制的分析
            3.1.1.1 固定框架的形成和特有构式的出现
            3.1.1.2 构式的进一步发展
            3.1.1.3 构式内部成员的非范畴化和去功能化
            3.1.1.4 框架和构式的重新分析及构式义的调整
        3.1.2 “据说2”成词动因的分析
            3.1.2.1 停顿连接等因素
            3.1.2.2 韵律制约及音步和谐等因素
    3.2 “据说”的新变化和词性判定
        3.2.1 “据说”的新变化
            3.2.1.1 “据说3”的出现
            3.2.1.2 “据说2”用法的扩张和“据说4”的出现
        3.2.2 “据说”的词性判定
            3.2.2.1 “据说”各用法特点的总结
            3.2.2.2 “据说”词性的甄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据说”与插入语的关系及其语用语篇特点
    4.1 “据说”与插入语的关系
        4.1.1 有关插入语的传统认知
        4.1.2 “据说”插入语定位质疑
    4.2 “据说”的语用特点
        4.2.1 “据说”的传信功能
            4.2.1.1 “据说”的传信功能与可证性
            4.2.1.2 “据说”的传信功能与“他言性”
        4.2.2 “据说”的话题标记功能
    4.3 “据说”的语篇功能
        4.3.1 “据说”的话语标记功能
            4.3.1.1 话语标记的概念
            4.3.1.2 “据说2”的话语标记功能
        4.3.2 “据说”的管界功能
            4.3.2.1 “管界”概念及其分类
            4.3.2.2 “据说”的管界功能
    4.4 本章小结
        4.4.1 插入语研究的问题及“据说”的误判
        4.4.2 “据说”语用功能的总结
            4.4.2.1 “传信”与“情态”的纠葛
            4.4.2.2 “据说”语用功能的交叉性和复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 董秀芳.  中国语文. 2009(05)
[2]“后来”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 陈昌来,张长永.  汉语学习. 2009(04)
[3]构式语法理论与现代汉语研究[J]. 陈玉英.  语文学刊. 2009(11)
[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插入语教学[J]. 白晓红.  汉语学习. 2008(04)
[5]简论“词汇化”[J]. 李雪.  黑龙江史志. 2008(08)
[6]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 罗思明,徐海,王文斌.  现代外语. 2007(04)
[7]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 董秀芳.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1)
[8]从词汇化的角度看粘合式动补结构的性质[J]. 董秀芳.  语言科学. 2007(01)
[9]《马氏文通》传信范畴再探[J]. 刘永华.  兰州学刊. 2006(09)
[10]语言学中的零形回指探析[J]. 李庆新.  山东外语教学. 2006(04)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凭据性介词研究[D]. 韦其标.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介词+宾语+‘说’”结构研究[D]. 付博.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8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68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