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韵骊珠》又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2:48
《曲韵骊珠》为清乾隆年间沈乘鏖为规范昆曲押韵而作,目前对《曲韵骊珠》的体例、版本、音系等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曲韵骊珠》中广泛存在的又音现象却较少研究。因此我们对《曲韵骊珠》中所有的本又音进行穷尽式的提取,共收集3229条材料,1518个又音字,其中义同音异类的异读字共有625个,义异音异类非异读字有855个,两者相混类38个。异读类的又音体例较为复杂,“又某声义同—义见某声”、“又音某义同—义见某音”和“又音某义同—义见某韵”这三种体例出现的次数较多,共占所有体例的94.4%。在非异读类中,又音的注音方式就较为简单,基本为“本(又)音某”、“本(又)某声”和“本(又)某韵”等三种形式。在第三章又音分类上,我们将625个异读字根据语音存在的不同,分为“声母不同”、“韵母不同”、“声调不同”、“声母和韵母不同”、“声母和声调不同”、“韵母和声调不同”和“声母、韵母、声调均不同”等7种情况。非异读类中,我们将研究对象聚焦在语义上,主要分析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种语义类型。以第三章为基础,并参考前人对《曲韵骊珠》声母和韵母的拟音,在第四章中,我们将异读类的7种分类情况再进行重新组合分为“...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曲韵骊珠》简介
第二节 前人研究概况
一、《曲韵骊珠》研究概况
二、“又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又音、异读的定义及其区别
第二章 《曲韵骊珠》又音收字情况及体例
第一节 《曲韵骊珠》又音收字情况
一、异读
二、非异读
三、异读和非异读相混
第二节 《曲韵骊珠》又音体例
一、异读类
二、非异读类
第三章 《韵学骊珠》又音分类
第一节 异读
一、声母不同
二、韵母不同
三、声调不同
四、声母和韵母不同
五、声母和声调不同
六、韵母和声调不同
七、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不同
第二节 非异读
一、本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
第四章 《曲韵骊珠》本又音关系探查
第一节 异读中的本又音关系
一、声母方面
二、韵母方面
三、声调方面
第二节 非异读本又音地位考察
一、本义决定
二、引申义决定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6957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曲韵骊珠》简介
第二节 前人研究概况
一、《曲韵骊珠》研究概况
二、“又音”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又音、异读的定义及其区别
第二章 《曲韵骊珠》又音收字情况及体例
第一节 《曲韵骊珠》又音收字情况
一、异读
二、非异读
三、异读和非异读相混
第二节 《曲韵骊珠》又音体例
一、异读类
二、非异读类
第三章 《韵学骊珠》又音分类
第一节 异读
一、声母不同
二、韵母不同
三、声调不同
四、声母和韵母不同
五、声母和声调不同
六、韵母和声调不同
七、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不同
第二节 非异读
一、本义
二、引申义
三、假借义
第四章 《曲韵骊珠》本又音关系探查
第一节 异读中的本又音关系
一、声母方面
二、韵母方面
三、声调方面
第二节 非异读本又音地位考察
一、本义决定
二、引申义决定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6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6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