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之研究:语义演变与复音化
发布时间:2022-01-07 23:00
文章通过对汉语史上“委”的历时语义演变及其复音化进程的个案研究,探究汉语词意义演变的机制、路径及复音化的过程。我们以先秦至今三十四部有代表性的文献为研究材料,利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有关词义演变、双音词衍生和发展、认知语义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委”的语义和复音化进行细致地描写和分析,并对“委”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差异做出详细地归纳与总结。我们发现,先秦至唐代“委”的语义最为丰富,由弯曲义经转喻机制引申出下垂义,后下垂义又转喻引申为放置义,放置义再经隐喻引申为付与义和付托义等。同时,由放置义转喻引申而来的堆积义经变调构词滋生出水流汇聚义、枯萎义等。这一阶段,由“委”构成的双音组合不断增多,但“委”作为单音词依然常见。宋代之后,随着复音化进程的加速,“委”作为单音词使用的数量不断减少,作为不成词语素使用的数量不断增加。至现当代时期,“委”已经完全成为不成词语素。“委”的复音化既与词汇化有关,如委曲、委任等,又与派生构词有关,如委员长、委员会等。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先秦时期“委”的意义引申过程
图 2 上古至中古“委”的语义演变路径注意的是“堆积义”及其滋生而来的聚集起来的禾谷薪刍等财物以及用聚集刍等供养周济人或喂养牲畜两个意义,此三义在先秦时期“委”的意义中占不仅使用频次高,而且为“委积”、“委输”词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
图 3 先秦时期“委”的语义演变路径(包含“委”的滋生词的意义)这一时期“委”构成的双音组合有委质和委积,并且它们已经由短语逐步词汇化为双词,尤其是委积。西汉时期“委”的语义基本沿用先秦时期的,但“委”的主要意义发生了变化,即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素和语素化研究刍议[J]. 陈练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2]语用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从“亏”的词义演变说起[J]. 李宗江. 汉语史学报. 2008(00)
[3]汉语词汇发展语素化问题刍议[J]. 杨晓黎. 汉语学习. 2008(01)
[4]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J]. 陈前瑞. 中国语文. 2008(01)
[5]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7(06)
[6]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 蒋绍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释“委”[J]. 徐山.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汉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蒋绍愚.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02)
本文编号:3575432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先秦时期“委”的意义引申过程
图 2 上古至中古“委”的语义演变路径注意的是“堆积义”及其滋生而来的聚集起来的禾谷薪刍等财物以及用聚集刍等供养周济人或喂养牲畜两个意义,此三义在先秦时期“委”的意义中占不仅使用频次高,而且为“委积”、“委输”词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
图 3 先秦时期“委”的语义演变路径(包含“委”的滋生词的意义)这一时期“委”构成的双音组合有委质和委积,并且它们已经由短语逐步词汇化为双词,尤其是委积。西汉时期“委”的语义基本沿用先秦时期的,但“委”的主要意义发生了变化,即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素和语素化研究刍议[J]. 陈练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2]语用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从“亏”的词义演变说起[J]. 李宗江. 汉语史学报. 2008(00)
[3]汉语词汇发展语素化问题刍议[J]. 杨晓黎. 汉语学习. 2008(01)
[4]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J]. 陈前瑞. 中国语文. 2008(01)
[5]汉语方所词语“後”的语义演变[J]. 吴福祥. 中国语文. 2007(06)
[6]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 蒋绍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7]释“委”[J]. 徐山.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汉语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蒋绍愚.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9(02)
本文编号:357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57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