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13:30
语气词是傣语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傣语的语气词可以用在句首、句中,也可以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祈使、测度等各种语气,数量极多。在目前收集到的傣语研究资料中,笔者还没有发现专门研究傣语语气词的著作和论文,研究傣语语气词可以丰富傣语的研究内容。笔者把其他语言尤其是汉语和壮语的语气词研究方法运用于实践,运用实地田野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自然语料,对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曼勒村上索铺小组自然会话中傣雅语疑问句末尾的语气词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描写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共时描写为主,以田野调查法、分析法和比较法为辅。本文还探讨了傣雅语是非问句末否定语气词‘’li24"、"le11"、"l(?)11"的形成和来源,也初步分析比较了傣—泰语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异同。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概述了傣语研究、傣语语气词研究现状、亲近语言壮语语气词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傣雅语的使用现状,也较为详细地归纳总结了新平漠沙傣雅语的音系。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语气词的定义和分类,结合傣雅语语气词的特点和研究范围,笔者给句末疑问语气词下了定义。然后...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傣语和同语族语言语气词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第三节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新平傣雅语音系
第三章 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节 语气和句末疑问语气词
第二节 特指问句末语气词
第三节 是非问句末语气词
第四节 选择问句末语气词
第五节 正反问句末语气词
第六节 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系统
第四章 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来源
第一节 傣语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节 否定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来源
第五章 傣—泰语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 傣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二节 傣—泰语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壮泰语否定副词的比较研究[J]. 胡琼.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4)
[2]忻城壮语语气词ko:n231的形成[J]. 何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关于侗台语的否定句语序[J]. 李锦芳,吴雅萍. 民族语文. 2008(02)
[4]知情状态与直陈语气词“嘛”[J]. 强星娜.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2)
[5]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J]. 李小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6]浅析《论语》中的疑问语气词[J]. 黄倩芸.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0)
[7]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 孙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8]闽南方言的句首语气词[J]. 林华东. 东南学术. 2007(05)
[9]醴陵方言语气词概况[J]. 言岚. 船山学刊. 2007(04)
[10]“啊”、”吧”等常用语气词所表示的感情色彩及意义[J]. 姚晓红.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 何霜.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仡央语言否定词研究[D]. 潘立慧.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2567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傣语和同语族语言语气词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第三节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新平傣雅语音系
第三章 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节 语气和句末疑问语气词
第二节 特指问句末语气词
第三节 是非问句末语气词
第四节 选择问句末语气词
第五节 正反问句末语气词
第六节 傣雅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系统
第四章 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来源
第一节 傣语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节 否定语气词li~(24)、le~(11)和l(?)~(11)的来源
第五章 傣—泰语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 傣语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二节 傣—泰语言句末疑问语气词的初步比较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壮泰语否定副词的比较研究[J]. 胡琼.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4)
[2]忻城壮语语气词ko:n231的形成[J]. 何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3]关于侗台语的否定句语序[J]. 李锦芳,吴雅萍. 民族语文. 2008(02)
[4]知情状态与直陈语气词“嘛”[J]. 强星娜. 世界汉语教学. 2008(02)
[5]建国以来汉语语气词研究述评[J]. 李小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6)
[6]浅析《论语》中的疑问语气词[J]. 黄倩芸.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0)
[7]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 孙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
[8]闽南方言的句首语气词[J]. 林华东. 东南学术. 2007(05)
[9]醴陵方言语气词概况[J]. 言岚. 船山学刊. 2007(04)
[10]“啊”、”吧”等常用语气词所表示的感情色彩及意义[J]. 姚晓红.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02)
博士论文
[1]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 何霜.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仡央语言否定词研究[D]. 潘立慧.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2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