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

发布时间:2022-02-15 00:46
  本文研究现代汉语篇章的组块与管界。主旨是从篇章常态理解过程中受话者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组块处理策略出发,运用标记和管界对组块进行分析,研究篇章的结构问题。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相关文献综述、各章的内容安排,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第二章讨论组块与语言理解。首先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为关键词对目前的篇章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评述,讨论了认知组块原理,然后提出以篇章的自上而下组块处理为基础的篇章组块分析方法。第三章考察组块标记。以基本话语的两个层面和观察话语的三个层次为依据,以形式为标准,将组块标记分为同位型和独立型两大类,讨论了如何根据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进行组块,即将篇章中的结构块识别和切分出来,并分析了组块标记的管领力问题。第四章探讨组块的管界判断。提出了管界判断的结构、语义原则和语用原则,讨论了确认管界时可以借助的语言手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了管界的判断情况,并分析了呈示型言语行为中管界模糊的修辞意图。第五章研究篇章组块类型。在组块标记分类和管界确认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组块标记在话轮内实现的基本组块类型:话题组块、限定性组块、支配性组块、指称性组块...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术语说明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选题价值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
第二章 组块与语言理解
    第一节 篇章处理: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1. 衔接与自下而上
        2. 组块与自上而下
    第二节 组块:认知与语言理解
        1. 认知组块
        2. 句子组块
    第三节 篇章组块
        1. 篇章组块基本原则
        2. 从组块角度看相关概念
        3. 组块:标记与管界
        4. 篇章组块分析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块标记
    第一节 组块标记:分类依据和标准
        1. 基本话语的两个层面
        2. 观察话语的三个层次
        3. 组块标记类型
    第二节 如何根据结构/语义关系组块
        1. 同位型标记
        2. 独立型标记
    第三节 组块标记"管领力"
        1. 组块向度
        2. 组块域值调节
    第四节 组块标记作为修辞意图标记
        1. 从组块标记回溯修辞意图
        2. 组块标记隐现与呈示型言语行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界判断
    第一节 管界判断原则
    第二节 管领力延伸与管界判断
        1. 启后手段与管领力延伸
        2. 管界判断手段
    第三节 从管界模糊回溯修辞意图
        1. 表述型言语行为与管界模糊
        2. 呈示型言语行为与管界模糊
    第四节 组块和管界实验及比较分析
        1. 切分和删略实验
        2. 原/译文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篇章组块基本类型
    第一节 同位型标记组块
        1. 部分复叠型标记组块
        2. 全复叠型标记组块
    第二节 独立型标记组块
        1. 真值条件标记语组块
        2. 话语标记语组块
        3. 元话语标记语组块
    第三节 组块标记跨话轮组块
        1. 同位型标记跨话轮组块
        2. 独立型标记跨话轮组块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块与篇章层级性
    第一节 管领力跨越式覆盖与组块递归
    第二节 组块递归与篇章层级性
        1. 规则嵌套结构
        2. 不规则嵌套结构
    第三节 篇章层级结构
        1. 高阶行为标记
        2. 篇章层级个案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句子的功能[J]. 范晓.  汉语学习. 2009(05)
[2]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 于宝娟.  修辞学习. 2009(04)
[3]朱熹修辞学说矛盾心理分析——两个朱熹的对立统一[J]. 李士金.  修辞学习. 2009(02)
[4]修辞性疑问:动因与类型——修辞性疑问的分析框架之二[J]. 刘大为.  修辞学习. 2009(01)
[5]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J]. 刘丹青.  中国语文. 2009(01)
[6]“组块”与语言结构难度[J]. 陆丙甫,蔡振光.  世界汉语教学. 2009(01)
[7]《汉语话题链——篇章分析与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简介[J]. LI Wendan,王建国.  当代语言学. 2008(02)
[8]汉语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只见”[J]. 董秀芳.  南开语言学刊. 2007(02)
[9]“被”后宾语在篇章中与上下文关系的考察[J]. 范晓.  语言科学. 2007(03)
[10]“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J]. 张宝胜.  语言研究. 2007(01)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D]. 缪俊.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 李秀明.复旦大学 2006
[3]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复旦大学 2005
[4]话语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 唐善生.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篇章管界问题研究[D]. 刘臣.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空间对部分叙述性篇章的结构作用[D]. 苏艺彬.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5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25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