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叠词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11:23
重叠不管在构词(语音、语素)还是构形上,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是通过重叠而来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中型、语文型词典,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词汇的大体面貌,所以我们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观察现代汉语重叠词语的切入点,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重叠词语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等进行梳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现汉》所收录重叠词语的概貌。首先,从形式角度对重叠词语进行了考察分类。音节数量方面,重叠词语主要可以分为双音节重叠词语、三音节重叠词语和四音节重叠词语。结构形式方面,重叠词语主要可以分为AA式、AAB式、BBA式、AABB式、AABC式以及ABCC式。并对各种结构类型的重叠词语是有存在其他简单形式进行了筛查。其次,从义类分布角度对重叠词语进行考察研究。以苏新春《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为依据,分析和考察了重叠词语的意义分布类型。发现《现汉》中收录的重叠词语的意义主要集中在表性质与状态的词语,其次为表示生物活动的。表示性质或状态类的词语较多,这可能与重叠这一手段具有描摹性有关。第三...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重叠”手段
1.2.2 关于“重叠词”术语及其界定
1.2.3 重叠词语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1.3.2 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概貌
2.1 重叠词语的形式
2.1.1 音节数量
2.1.2 结构形式
2.2 重叠词语的义类
2.2.1 生物类
2.2.2 具体物
2.2.3 抽象事物
2.2.4 性质与状态
2.2.5 生物活动
2.2.6 社会活动
2.2.7 运动与变化
2.2.8 辅助词
2.2.9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的重叠性质
3.1 构词重叠
3.1.1 音节重叠
3.1.2 语素重叠
3.2 具有构形性质的重叠
3.2.1 具有名词重叠性质的
3.2.2 具有形容词重叠性质的
3.2.3 具有动词重叠性质的
3.2.4 具有副词重叠性质的
3.3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的历史探源
4.1 重叠词语的首现用例考察
4.1.1 首现于先秦时代
4.1.2 首现于隋唐以前
4.1.3 首现于隋唐
4.1.4 首现于隋唐之后
4.1.5 首现于二十世纪
4.2 《现汉》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来源
4.2.1 《现汉》双音节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变化
4.2.2 《现汉》多音节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辨析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鹿原》方言重叠词研究[J]. 王凌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2]四川方言中重叠构词现象探析[J]. 龚锐. 汉字文化. 2017(24)
[3]蒙古语的重叠手段[J]. 阿茹汗.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4]赣州话重叠式形容词的构词形式研究[J]. 李喆,宋莹,张静雯. 新余学院学报. 2016(02)
[5]从韵律构词看重叠词[J]. 杨梅丽.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6]现代汉语AA式叠字结构的分析[J]. 王欣. 赤子(上中旬). 2015(22)
[7]兰州方言叠字词研究[J]. 蔡雯丽.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8]AA式叠音词和重叠词表达效果研究[J]. 蔡雯丽. 吕梁学院学报. 2013(05)
[9]重叠词的中心语探究——以现代汉语形容词ABB式为例[J]. 李小红,黄芳. 语文学刊. 2013(20)
[10]东北方言叠字词研究[J]. 孟华男. 美与时代(下). 2012(10)
博士论文
[1]布依语词法研究[D]. 蔡吉燕.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 王用源.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重叠词教学研究[D]. 邵栎颖.吉林师范大学 2016
[2]现代汉语ABB式颜色形容词构词研究[D]. 周旭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安徽白话报》白话词汇研究[D]. 王晨露.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绍兴白话报》白话词汇研究[D]. 吴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考察[D]. 耿传杰.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泰国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研究[D]. 谢晓芹.广西民族大学 2014
[7]汉泰语名词重叠式比较研究[D]. 李美丽(Pawares Funoi).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描述性重叠词研究[D]. 杨占豪.苏州大学 2013
[9]泉州话重叠研究[D]. 高淑芬.南京大学 2013
[10]汉语—维吾尔语词语重叠的对比研究[D]. 阿衣古丽·马木提.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4943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重叠”手段
1.2.2 关于“重叠词”术语及其界定
1.2.3 重叠词语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1.3.2 共时分析与历时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概貌
2.1 重叠词语的形式
2.1.1 音节数量
2.1.2 结构形式
2.2 重叠词语的义类
2.2.1 生物类
2.2.2 具体物
2.2.3 抽象事物
2.2.4 性质与状态
2.2.5 生物活动
2.2.6 社会活动
2.2.7 运动与变化
2.2.8 辅助词
2.2.9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的重叠性质
3.1 构词重叠
3.1.1 音节重叠
3.1.2 语素重叠
3.2 具有构形性质的重叠
3.2.1 具有名词重叠性质的
3.2.2 具有形容词重叠性质的
3.2.3 具有动词重叠性质的
3.2.4 具有副词重叠性质的
3.3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典》重叠词语的历史探源
4.1 重叠词语的首现用例考察
4.1.1 首现于先秦时代
4.1.2 首现于隋唐以前
4.1.3 首现于隋唐
4.1.4 首现于隋唐之后
4.1.5 首现于二十世纪
4.2 《现汉》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来源
4.2.1 《现汉》双音节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变化
4.2.2 《现汉》多音节重叠词语结构性质的历史辨析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鹿原》方言重叠词研究[J]. 王凌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2]四川方言中重叠构词现象探析[J]. 龚锐. 汉字文化. 2017(24)
[3]蒙古语的重叠手段[J]. 阿茹汗.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7)
[4]赣州话重叠式形容词的构词形式研究[J]. 李喆,宋莹,张静雯. 新余学院学报. 2016(02)
[5]从韵律构词看重叠词[J]. 杨梅丽.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6]现代汉语AA式叠字结构的分析[J]. 王欣. 赤子(上中旬). 2015(22)
[7]兰州方言叠字词研究[J]. 蔡雯丽.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8]AA式叠音词和重叠词表达效果研究[J]. 蔡雯丽. 吕梁学院学报. 2013(05)
[9]重叠词的中心语探究——以现代汉语形容词ABB式为例[J]. 李小红,黄芳. 语文学刊. 2013(20)
[10]东北方言叠字词研究[J]. 孟华男. 美与时代(下). 2012(10)
博士论文
[1]布依语词法研究[D]. 蔡吉燕.上海师范大学 2016
[2]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 王用源.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对外汉语重叠词教学研究[D]. 邵栎颖.吉林师范大学 2016
[2]现代汉语ABB式颜色形容词构词研究[D]. 周旭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安徽白话报》白话词汇研究[D]. 王晨露.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绍兴白话报》白话词汇研究[D]. 吴帆.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考察[D]. 耿传杰.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泰国学生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研究[D]. 谢晓芹.广西民族大学 2014
[7]汉泰语名词重叠式比较研究[D]. 李美丽(Pawares Funoi).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描述性重叠词研究[D]. 杨占豪.苏州大学 2013
[9]泉州话重叠研究[D]. 高淑芬.南京大学 2013
[10]汉语—维吾尔语词语重叠的对比研究[D]. 阿衣古丽·马木提.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4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3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