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双语“指点”类和“请教”类等级关系动词语用意图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0 13:01
  本文对“请教”、“指点”类等级关系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细致分析。在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语料的方式,探究“请教”、“指点”类等级关系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其与世界图景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类动词的语用意图,同时对俄罗斯学生学习等级关系动词提出学习建议和方法。全文共六章,主体部分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缘起、研究意义、方法与内容,明确本文的相关概念,对语料来源作出说明。除此之外,本章还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中国和外国学者关于等级关系动词的研究,明确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提出汉语等级关系动词产生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求,主要分析考察汉语等级动词的基本特征,包括等级关系动词语义特征和“请教”、“指点”类动词的语义特征,探讨汉语“指点”、“请教”类动词与其俄语翻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对比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民族世界图景中的等级关系概念,分析总结两个民族世界图景中等级关系概念的异同。第四章考察具有人类普遍性的语用原则,重点分析不同文化中的语用原则和违反语用原则的言语行为。从语用意图的角度分析“指点”类和“请教”类等级关系动词的用法。第五章提出俄罗斯学生...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等级关系
        1.2.2 等级关系动词
        1.2.3 “指点”类、“请教”类等级关系动词
    1.3 等级关系动词相关研究与不足之处
        1.3.1 等级关系动词相关研究
        1.3.2 前人研究不足之处
    1.4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 汉语等级关系动词及其基本特征
    2.1 汉语等级关系动词的产生
        2.1.1 客观基础
        2.1.2 主观需求
    2.2 等级关系动词的基本语义特征
    2.3 “指点”类和“请教”类动词语义特征
    2.4 汉语“指点”、“请教”类等级关系动词与其俄语翻译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人和俄罗斯人民族世界图景中的等级关系
    3.1 世界图景概念
    3.2 中国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等级关系
    3.3 俄罗斯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等级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汉语等级关系动词及其语用特征
    4.1 等级关系动词与语用原则
        4.1.1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语用原则
        4.1.2 不同文化中的语用原则
        4.1.3 违反语用原则的言语行为
    4.2 等级关系动词与语用意图
        4.2.1 说话人是下
        4.2.2 说话人是上
        4.2.3 说话人是平级
        4.2.4 说话人是行为旁观者
    4.3 本章小结
5 汉语等级关系动词属性对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的启示
    5.1 汉语等级关系动词教学方法
    5.2 学习汉语等级关系动词的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道、依礼、相对:儒家关于上下级关系的理论建构[J]. 刘学斌.  领导科学. 2019(07)
[2]互动交际中现代汉语动词的等级关系类型探析[J]. 赵毅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3]现代汉语中等级关系动词的构词特征分析[J]. 赵毅玲.  名作欣赏. 2013(09)
[4]从日语的“授受动词”看日本人的等级意识[J]. 王莉.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8)
[5]给予动词的配价研究[J]. 谢凤萍.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6]敬语如何表“敬”?[J]. 符淮青.  语文建设. 1992(01)
[7]表动作行为的词的意义分析[J]. 符淮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3)



本文编号:3635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35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