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诸葛亮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23:36
  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早期明清白话小说的典范作品。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从社会竞争的角度写了400多个人物,但重点写了三个人物: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三个人物,基本贯穿了从汉末致乱到西晋统一,成为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政权,就没有三国。诸葛亮是三国鼎立中的强者。”①在中国,诸葛亮几乎成为智慧的象征。本文就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诸葛亮的言语交际策略,探讨在其才智系统下的语言艺术。“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最有前途的一部分。”②目前,语用学的研究正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已从最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并作为哲学研究的课题,跃升为语言学中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其中,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是语用学较为重要的方面。本文就以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诸葛亮的交际策略作具体的分析。第一部分是从合作原则分析诸葛亮的言语交际策略。该部分是在合作原则及其次则的框架下,以诸葛亮的言语实践是否遵守为前提,将诸葛亮的言语策略划分为隐性策略和...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理论界定
    (二) 诸葛亮言语交际策略的研究现状
二、诸葛亮的言语交际策略与合作原则
    (一) 诸葛亮的言语交际与合作原则
    (二) 遵守合作原则的隐性语用策略
        1、遵守量准则
        2、遵守质准则
        3、遵守关系准则
        4、遵守方式准则
    (三) 违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推导
        1、违反量准则
        2、违反质准则
        3、违反关系准则
        4、违反方式准则
三、诸葛亮的言语交际策略与礼貌原则
    (一) 诸葛亮言语的隐性语用策略
        1、正面礼貌策略
        2、负面礼貌策略
        3、间接性策略
    (二) 诸葛亮言语的显性语用策略
        1、威胁听话者正面面子
        2、威胁听话者负面面子
    (三) 诸葛亮关于礼貌原则的隐性语用策略
        1、言语得体
        2、不利己的言语表达
        3、恭维他人的言语表达
        4、谢绝夸奖的言语表达
        5、表达与对方观点一致的言语
        6、拉近与对方的感情
    (四) 诸葛亮关于礼貌原则的显性语用策略
        1、故意不得体的言语表达
        2、尽量表达利己的言语
        3、故意表达贬低对方的言语
        4、表达自夸的言语
        5、表达与对方有分歧的言语
        6、故意与对方情感对立
四、诸葛亮的言语交际策略与言语行为理论
    (一) 诸葛亮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
    (二) 诸葛亮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
        1、诸葛亮言语行为的直接性语用策略
        2、诸葛亮言语行为的间接性语用策略
    (三) 诸葛亮的间接言语行为表达策略
        1、诸葛亮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2、诸葛亮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接言语行为——有效的语用策略[J]. 满莉.  台州学院学报. 2006(05)
[2]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J]. 吴国联.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3]《三国演义》的人物、结构和主题[J]. 王志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4]《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命运悲剧根源初探[J]. 孙殿玲.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06)
[5]三国文化熟语探析[J]. 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6]近年来国外语用学研究概述[J]. 何自然.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03)
[7]《三国志》、《三国演义》与诸葛亮文化现象[J]. 于平.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6)
[8]言语行为理论述评[J]. 束定芳.  外语教学. 1989(02)
[9]会话研究的进展[J]. 王得杏.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04)
[10]英语语言的间接性[J]. 何兆熊.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4(03)

博士论文
[1]《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 贯井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三国演义》智谋描写初探[D]. 田静.山东大学 2007
[2]沉默的交际功能以及其会话含义[D]. 张蕾.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三国演义》涉梦情节的文化学心理学阐释[D]. 宦书亮.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三国演义》称谓词研究[D]. 田顺芝.山东大学 2007
[5]语言礼貌的语用研究[D]. 雷珍容.湖南师范大学 2006
[6]《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探微[D]. 鞠芳.新疆师范大学 2006
[7]交际策略的实证性研究[D]. 张舍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8]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D]. 范文琼.华中师范大学 2005
[9]《三国演义》的情节结构分析[D]. 李灿.宁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0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40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