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21世纪以来德国汉语教学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9:47
  近年来随着中德经贸领域合作的日益深入,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之间各个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1世纪以来汉语教学在德国的推广更是发展迅猛,各种形式的汉语教学模式纷纷涌现,在德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因此,对21世纪以来德国汉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其进行深入而细致地调查研究,既可以发现目前德国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也可以找出潜在的问题,从而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汉语教学在德国的发展。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中德文献书籍,结合自身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德国汉语教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然后笔者通过文献检索阅读、直接联系各汉语教学机构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对德国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六种汉语教学形式,即中小学的汉语教学、综合性大学汉学专业的汉语教学、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汉语相关专业的汉语教学、大学语言学院的汉语教学、人民高校的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作了概况性介绍;并对每种汉语教学形式各选择一个具体范例,通过研究对象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对学生所做的抽样问卷调查,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研究。 最后根据前文的调查,分析德国目前汉...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2章 德国汉语教学的历史
    2.1 德国汉语教学的开端
    2.2 德国汉语教学的延续期
    2.3 德国汉语教学的低谷时期
    2.4 德国汉语教学的复兴
    2.5 德国汉语教学的繁荣时期
    2.6 德国"汉语热"的出现
第3章 德国汉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3.1 德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
    3.2 德国综合性大学汉学专业的汉语教学
    3.3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汉语相关专业的汉语教学
    3.4 德国大学语言学院的汉语教学
    3.5 德国人民高校的汉语教学
    3.6 德国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
第4章 德国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4.1 学生的学习
    4.2 教学体系
    4.3 师资
    4.4 教材
第5章 关于德国汉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5.1 加强师资培养
    5.2 改进教材编写
    5.3 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5.4 促进中德学校之间交流合作
第6章 结论
    6.1 归纳与总结
    6.2 研究成果的意义
    6.3 进一步发展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德国汉语学习者调查问题(中文)
附录3 德国汉语学习者调查问卷(德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J]. 李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05)
[2]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 王海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6)
[3]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一个新兴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J]. 吴应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02)
[4]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J]. 张西平.  长江学术. 2008(01)
[5]机遇与挑战——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J]. 张和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06)
[6]浅谈中外文化比较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J]. 王海燕.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7(07)
[7]现代汉语教学法论析[J]. 关彦庆.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4)
[8]德国汉学史的分期问题及文献举隅[J]. 李雪涛.  中国文化研究. 2007(01)
[9]德国汉语教学的现状[J]. 李湘萍.  社会科学家. 2006(S2)
[10]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状况[J]. 郭力.  世界教育信息. 2006(05)

硕士论文
[1]汉语为外语环境下的教材研究[D]. 刁文豪.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泰国汉语教学与汉语推广研究[D]. 方雪.山东大学 2008
[3]中国对法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D]. 闫思行.吉林大学 2007
[4]中美建交后美国汉语教学状况研究[D]. 张维维.吉林大学 2007
[5]美国AP中文教学模式探析[D]. 张媛媛.北京语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8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8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