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5 16:11
  语气词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重要语法手段,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在口语中运用地相当普遍。现针对1990-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东北小品演员在小品表演中所使用的语气词进行研究,论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东北小品演员陈佩斯、刘流、潘长江、金玉婷、赵本山、巩汉林、高秀敏、范伟、小沈阳、董三毛等人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小品,对小品中的语气词进行分析研究。目前为止,国内对小品的研究较为普遍的是从语法或者修辞角度出发,研究小品语言中的幽默和语言风格等,也有对小品所涉及的文化特点以及非语言因素进行的研究,但对小品中语气词的研究少之又少。本论文将在传统的语气词研究基础上对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特点及特色之处。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语气词的研究成果综述
    1.2 东北小品演员语言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论题的价值及研究方法
2 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特点
    2.1 出现频率高而不冗余
    2.2 使用种类少而不单调
    2.3 语气词的断续连用,展现特色美
    2.4 与修辞手法搭配,表现幽默感
    2.5 东北方言的融入,加强语气词的地方色彩
3 语气词的句法分布
    3.1 句中语气词
    3.2 句末语气词
4 语气词的功能
    4.1 语气词的话语功能
    4.2 完句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关联理论看东北小品中的话题突转幽默——以赵本山的作品为例[J]. 齐东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2)
[2]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言语的认知研究——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例[J]. 杨偃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3]“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J]. 熊仲儒.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1)
[4]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中国语文. 1998(02)
[5]如何区别结构助词“的”和语气助词“的”[J]. 王爱军.  阅读与写作. 1998(01)
[6]语气助词“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J]. 钟兆华.  中国语文. 1997(05)
[7]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的现状刍议[J]. 曹丽芳.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8]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J]. 钟兆华.  语文研究. 1997(01)
[9]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04)
[10]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问题──以“啊”为例[J]. 储诚志.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691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91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