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向NP+VP”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9:08
  本文所研究的是“向NP+VP”结构,其中“NP”表示的是名词及其名词性成分,“VP”表示动词及其动词性成分。本文主要考察三个问题:第一,“向NP+VP”结构中“向”对NP的选择、即能与“向”组合的名词性成分都有哪些,这些名词有什么特征。第二,“向NP”对“VP”的选择、即“向NP”选择的“VP”有哪些,这些动词又有什么特征。第三,“向NP+VP”结构所在句子主语的类别。第四,是对“向NP+VP”结构的认知分析和语用解释。本文采取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以期更好地解释这一结构。 本文研究的是“向NP+VP”结构,因为介词“向”在语法化的过程中,由表示空间→表示对象→表示时间→表示目标或理想虚化。所以“向”可以选择的“NP”最典型的是表示空间的方位词语、处所词语,其次是表示对象的指人词语、指物词语,再次是表示时间的时间类词语,最后是表示目标或理想的抽象类词语。又由于“向”的空间性,所以“向”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名词性成分。 而和“向NP”搭配的动词“VP”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依据张斌主编、方绪军著的《现...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s
〇 引言
    0.1 介词“向”的研究现状综述
        0.1.1 介词“向”的产生和历史研究
        0.1.2 介词“向”和其他介词的比较研究
    0.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0.3 本文的研究问题、方法以及语料
§1“向NP+VP”结构中“向”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
    1.1 对方位词语的选择
    1.2 对处所词语的选择
    1.3 对表人词语的选择
    1.4 对表物词语的选择
    1.5 对时间词语的选择
    1.6 对抽象名词的选择
    1.7 影响介词“向”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的因素
        1.7.1 “向”语法化的结果
        1.7.2 “向”的空间性
§2“向NP+VP”结构中“向 NP”对“VP”的选择
    2.1 “向+方位词语”对“VP”的选择
        2.1.1 单音节位移动词
            2.1.1.1 表示身体姿势的单音节位移动词
            2.1.1.2 表示运行的单音节位移动词
            2.1.1.3 单音节位移动词+补语
            2.1.1.4 单音节位移动词的重叠式
            2.1.1.5 “向NP+V”和“V 向NP”的差异
        2.1.2 双音节位移动词
            2.1.2.1 表示运行的双音节位移动词
            2.1.2.2 表示发展、扩展的双音节位移动词
            2.1.2.3 表示取予的单音节位移动词
            2.1.2.4 单音节位移动词组成的“一X”表示动作
        2.1.3 静态动词
            2.1.3.1 判断动词“是”
            2.1.3.2 存在动词“有”
            2.1.3.3 “向NP+是/有”与存现句的异同
    2.2 “向+处所词语”对“VP”的选择
        2.2.1 位移动词
            2.2.1.1 表示运行的双音节位移动词
            2.2.1.2 表示取予意义的位移动词
            2.2.1.3 单音节位移动词+补语
            2.2.1.4 表示派遣意义的位移动词
            2.2.1.5 表示发展、扩展意义
        2.2.2 非位移动词
            2.2.2.1 没有具体动作的非位移动词
        2.2.3 静态动词
    2.3 “向+指人词语”对“VP”的选择
        2.3.1 对位移动词的选择
            2.3.1.1 表示身体姿势的位移动词+补语
            2.3.1.2 表示运行的位移动词+补语
            2.3.1.3 表示取予的位移动词
            2.3.1.4 单音节位移动词的重叠式
        2.3.2 对非位移动词的选择
            2.3.2.1 没有具体动作意义的非位移动词
            2.3.2.2 表示具体动作的非位移动词
            2.3.2.3 表示言谈意义的非位移动词
            2.3.2.4 表示心理活动意义的非位移动词
            2.3.2.5 表示动作的单音节非位移动词的重叠式
            2.3.2.6 “向”和“对”的异同
        2.3.3 对静态动词的选择
    2.4 “向+表物词语”对“VP”的选择
        2.4.1 对位移动词的选择
            2.4.1.1 单音节位移动词+补语
            2.4.1.2 表示取予意义的位移动词
            2.4.1.3 表示运行的位移动词
            2.4.1.4 表示发展的位移动词
            2.4.1.5 表示身体姿势的位移动词
            2.4.1.6 位移动词的重叠式
            2.4.1.7 表示动作的“一X”
        2.4.2 对非位移动词的选择
            2.4.2.1 表示言谈意义的非位移动词
            2.4.2.2 表示具体动作的非位移动词
    2.5 “向+时间词语”对“VP”的选择
        2.5.1 对位移动词的选择
            2.5.1.1 表示运行的双音节位移动词
        2.5.2 对非位移动词的选择
    2.6 “向+抽象词语”对“VP”的选择
        2.6.1 对位移动词的选择
            2.6.1.1 表示运行的双音节位移动词
            2.6.1.2 表示取予的位移动词
            2.6.1.3 表示言谈意义的位移动词
        2.6.2 对非位移动词的选择
            2.6.2.1 表示变化的非位移动词
            2.6.2.2 表示心理活动的非位移动词
            2.6.2.3 没有具体动作意义的非位移动词
    2.7 影响“向NP”对“VP”选择的因素
        2.7.1 范畴
        2.7.2 语义制约、范畴扩展、隐喻促动
§3“向NP+VP”结构对施事的选择
    3.1 对表人类词语的选择
    3.2 对表物类词语的选择
    3.3 对表抽象类词语的选择
    3.4 对表处所类词语的选择
    3.5 对表时间类词语的选择
    3.6 影响“向NP+VP”结构对施事选择的因素
        3.6.1 具体词语的意义
        3.6.2 生命度
§4“向NP+VP”结构的语用分析及其认知解释
    4.1 “向NP+VP”结构的语用分析
        4.1.1 焦点分析
        4.1.2 话题分析
    4.2 “向NP+VP”结构的认知解释
        4.2.1 范畴化
        4.2.2 隐喻
§5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表方向介词“向”的产生及产生动因[J]. 张成进.  江淮论坛. 2009(06)
[2]倒置动结式的认知构式研究[J]. 张翼.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04)
[3]语言学中的“v过”结构研究[J]. 资中勇.  求索. 2008(12)
[4]介词“向”的历史演变[J]. 史冬青.  潍坊学院学报. 2008(03)
[5]从存现句看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与修辞动因[J]. 温锁林,金允经.  修辞学习. 2008(03)
[6]“动+介+宾”结构的语义模式及认知场景[J]. 邵敬敏,周娟.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3)
[7]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J]. 刘丹青.  中国语文. 2008(01)
[8]从范畴化过程看量词“副”对名词性成分的选择[J]. 宗守云.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4)
[9]介词“向”、“往”、“朝”的功能差异及解释[J]. 刘培玉.  汉语学习. 2007(03)
[10]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分析[J]. 肖任飞,陈青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07)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 赵玉娟.山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93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93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