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上/下”与英语“on/under”的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19:46
本文主体部分一共包含4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点明选题意义,对前人的关于汉语“上”“下”、英语“on”“under”及教学方面等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第二章是关于汉语“上”“下”和英语“on”“under”的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的对比,“上”“下”和“on”“under”除了能表达方位义外,还有许多义项,也兼具多种词性,无论是在语义还是语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第三章是留学生方位词“上”“下”的偏误分析,依据北语语料库中英语国家留学生的例句,对留学生出现的错误分为词的遗漏、冗余和混淆三大类,同时也进行归因分析,即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和教学因素;第四章是针对偏误提出的一些方位词“上”“下”的教学策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偏误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二是对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具体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方位词的归类研究
1.2.2 汉语“上”“下”的相关研究
1.2.3 英语“on”“under”的相关研究
1.2.4 关于“上”“下”的汉英对比研究
1.2.5 汉语“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汉语“上”“下”与英语“on”“under”的对比研究
2.1 汉语“上”“下”的研究分析
2.1.1 空间义
2.1.2 隐喻义
2.2 英语“on”“under”的研究分析
2.2.1 空间义
2.2.2 隐喻义
2.3 汉语“上”“下”与英语“on”“under”的对比研究
2.3.1 语义对比
2.3.2 语法对比
第3章 留学生方位词“上”“下”偏误分析
3.1 偏误的类型
3.1.1 遗漏
3.1.2 冗余
3.1.3 混淆
3.2 偏误的原因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负迁移
3.2.3 教学因素
第4章 教学策略
4.1 教学对策
4.1.1 方位词遗漏的教学策略
4.1.2 方位词冗余的教学策略
4.1.3 方位词混淆的教学策略
4.2 课后巩固
第5章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介词under的隐喻意义[J]. 胡健,刘晓晨. 滁州学院学报. 2017(06)
[2]语序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框式介词习得偏误研究——以“在……上”为例[J]. 高顺全. 海外华文教育. 2017 (12)
[3]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介词“on”和汉语方位词“上”[J]. 张瑜珂.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9)
[4]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隐喻认知探索[J]. 董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5]汉语方位词“下”的空间关系构式认知研究[J]. 高原,吴长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6]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J]. 吴继峰,洪炜. 汉语学习. 2015(04)
[7]介词ON的语法功能—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J]. 钟馨愉. 品牌(下半月). 2015(04)
[8]从空间认知视角看“under”和“下”的语义对比[J]. 陈梦蝶,余方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1)
[9]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的方位介词语义——以under和“下”为例进行比较研究[J]. 周鑫琴,王亚平,袁小英.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3)
[10]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J]. 胡伟. 北方论丛. 2011(06)
博士论文
[1]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 阮氏丽娟.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美国学生汉语方位词习得偏误研究[D]. 周晗.辽宁师范大学 2016
[2]方位词“上”“下”与相关义词语的中英对比及其汉语国际教学[D]. 张驰.重庆师范大学 2016
[3]方位词“上”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D]. 王文霞.山西大学 2016
[4]现代汉语方位词“上”和“下”的认知语义研究[D]. 徐丹.黑龙江大学 2015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D]. 房长青.黑龙江大学 2012
[6]“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 周美玲.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33384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方位词的归类研究
1.2.2 汉语“上”“下”的相关研究
1.2.3 英语“on”“under”的相关研究
1.2.4 关于“上”“下”的汉英对比研究
1.2.5 汉语“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2章 汉语“上”“下”与英语“on”“under”的对比研究
2.1 汉语“上”“下”的研究分析
2.1.1 空间义
2.1.2 隐喻义
2.2 英语“on”“under”的研究分析
2.2.1 空间义
2.2.2 隐喻义
2.3 汉语“上”“下”与英语“on”“under”的对比研究
2.3.1 语义对比
2.3.2 语法对比
第3章 留学生方位词“上”“下”偏误分析
3.1 偏误的类型
3.1.1 遗漏
3.1.2 冗余
3.1.3 混淆
3.2 偏误的原因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负迁移
3.2.3 教学因素
第4章 教学策略
4.1 教学对策
4.1.1 方位词遗漏的教学策略
4.1.2 方位词冗余的教学策略
4.1.3 方位词混淆的教学策略
4.2 课后巩固
第5章 结语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介词under的隐喻意义[J]. 胡健,刘晓晨. 滁州学院学报. 2017(06)
[2]语序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框式介词习得偏误研究——以“在……上”为例[J]. 高顺全. 海外华文教育. 2017 (12)
[3]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介词“on”和汉语方位词“上”[J]. 张瑜珂.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9)
[4]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隐喻认知探索[J]. 董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5]汉语方位词“下”的空间关系构式认知研究[J]. 高原,吴长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1)
[6]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J]. 吴继峰,洪炜. 汉语学习. 2015(04)
[7]介词ON的语法功能—基于语料库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J]. 钟馨愉. 品牌(下半月). 2015(04)
[8]从空间认知视角看“under”和“下”的语义对比[J]. 陈梦蝶,余方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1)
[9]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的方位介词语义——以under和“下”为例进行比较研究[J]. 周鑫琴,王亚平,袁小英.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3)
[10]上古至近代汉语“上”、“下”的语法化[J]. 胡伟. 北方论丛. 2011(06)
博士论文
[1]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 阮氏丽娟.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美国学生汉语方位词习得偏误研究[D]. 周晗.辽宁师范大学 2016
[2]方位词“上”“下”与相关义词语的中英对比及其汉语国际教学[D]. 张驰.重庆师范大学 2016
[3]方位词“上”的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D]. 王文霞.山西大学 2016
[4]现代汉语方位词“上”和“下”的认知语义研究[D]. 徐丹.黑龙江大学 2015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方位词教学[D]. 房长青.黑龙江大学 2012
[6]“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 周美玲.南昌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33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73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