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网络语言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5:13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同时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它的出现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对网络语言的研究都是从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角度展开。本篇论文则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分析汉语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探索网络新词中转喻语言的意义构建过程。本文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点:论证概念转喻理论对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过程的解释力;分析网络新词中转喻语言的意义构建的条件、方式和结果;论证网络语言中的复合词和创新词的生成的理据;挖掘网络语言构建过程中,促成概念转喻这一机制运作的文化和心理动因;解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转喻思维对新词、新语、新思想的形成起到的推动作用。 转喻和隐喻代表了人类思维发展的不同认知阶段,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概念转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理论,概念转喻是构造新词新语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这一项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 基于概念转喻的理论,,该研究首先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网络语言词典、网络论坛、博客、BBS、网站页面和其他渠道收集自然可靠的语料。然后根据指称转喻,谓词转喻,言外转喻来划分语料,进行归纳推理和定性分析,阐明网络语中转喻语言的意义构建过程及文化心理动因。 本研究有如下新发现:由于转喻是构造新词新语的重要方法,网络语中创新词的生成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转喻来阐释。那么概念转喻对网络语言的生成确实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其意义构建的过程主要基于语义和语音的邻近性、突显性及语境相关性。在网络语中,确实存在多元心理和社会文化动因来促成转喻这一机制顺利运行。此外,由于网络语言具有时代性,转喻思维的基本特征契合了时代的特征。所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转喻思维确实对新词、新语、新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希望本文的发现对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生成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本文能对概念转喻的理论研究提供视角和支持。
【关键词】:网络语言 概念转喻 意义构建 动因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Abbreviations10-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6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purposes of the study11-13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methodology14-15
  •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6-29
  • 2.1 Definition of Netspeak16-17
  • 2.2 Studies on Netspeak17-22
  • 2.2.1 Netspeak study abroad17-20
  • 2.2.2 Netspeak study in China20-22
  • 2.3 Conceptual metonymy22-25
  • 2.3.1 Defini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22-23
  • 2.3.2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23-25
  • 2.4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ies of metonymy25-29
  • 2.4.1 Metonymy research findings abroad25-27
  • 2.4.2 Metonymy research findings in China27-29
  • Chapter 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29-34
  • 3.1 Research questions29
  • 3.2 Method of the Study29-32
  • 3.2.1 Qualitative analysis29-31
  • 3.2.2 Case study31
  • 3.2.3 Inductive reasoning31-32
  • 3.3 The data collection32-34
  •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34-70
  • 4.1 The features of referential metonymy34-41
  • 4.1.1 The application and functions of referential metonymy in Netspeak35-41
  • 4.2 The features of predicational metonymy41-54
  • 4.2.1 The application and functions of predicational metonymy in Netspeak43-51
  • 4.2.2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predicational metonymy in Netspeak51-54
  • 4.3 The features of speech act metonymy54-62
  • 4.3.1 The application and functions of speech act metonymy in Netspeak55-60
  • 4.3.2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speech act metonymy in Netspeak60-62
  • 4.4 The multiple motivations hidden in metonymies of Netspeak62-70
  • 4.4.1 The cultural motivations hidden in metonymies of Netspeak62-65
  • 4.4.2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hidden in metonymies of Netspeak65-70
  • Chapter 5 Conclusion70-73
  • 5.1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70-71
  • 5.2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71-72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72-73
  • References73-78
  • Appendix Ⅰ78-80
  • Appendix Ⅱ80-91
  • Acknowledgements91-92
  • 作者简介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王保辉;杜君楠;;浅谈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网络语言的原因[J];改革与开放;2009年03期

3 蔡晖;徐凤云;;转喻思维本源性的初步论证[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4 王智勇;杨书;;小议网络语言交际应用原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1期

5 李克;李淑康;;英语语篇中代词回指的认知转喻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 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8 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蔡晖;;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外语学刊;2006年06期

10 魏在江;;语篇转喻综观[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繁冬;概念整合角度下符号网络语言的意义构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金秋;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语言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91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