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模糊表达方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量模糊表达方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模糊语言理论为基础,对与数词直接相关的数量模糊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语义的角度出发,将与数词直接相关的数量模糊表达方式分为两类。旨在对这一数量模糊表达方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范围、模糊语言理论的研究现状、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二章将与数词直接相关的数量模糊表达方式进行分类。 一类是模糊实量,虽然这些数量没有精确的上下限,但是仍有具体的取值范围,和精确的数目有些关系。有几种表达方法可以表示实量:一是不定量数词表模糊实量,如“几”“两”表示不超过十的大概数目。二是相临或相近的数词连用表模糊实量。如“三四个”、“七八天”、“一两件”,三是数词或数量短语前后加上界指词语表模糊实量。如“三百多本书”、“个把人”、“二十来天”。第二类是数词表示虚化的数量,虽然这些词虚化,和精确的数目不再有联系,但是它们表示“多”或“少”的数量概念。我们称之为模糊虚量。其表达方法为:一是使用数词表模糊虚量,包括“一”到“十”、“几”、“两”、“多”、“数”这几个数词和“百”、“千”、“万”这几个位数词。二是使用固定格式表示模糊虚量。 本文还和英语的数量模糊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并指出数量模糊表达在对外汉语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模糊实量和虚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夸张的程度可以转化。
【关键词】:数词 模糊实量 模糊虚量 固定格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2
- 1.1 解题8
- 1.2 模糊语言理论的研究现状8-9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9-12
- 2 模糊数量表达方式12-50
- 2.1 模糊实量12-28
- 2.2 模糊虚量28-48
- 2.3 模糊虚量的语用效果48-50
- 结束语50-51
- 致谢51-52
- 注释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玮璇;王丽静;张立艳;;解读古典诗词中数词的模糊性[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2 马晓萍;;汉阿数词应用对比[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3 赵文斌;;英语中各司其职的“年龄”表达法[J];青苹果;2003年Z1期
4 肖峰;;从甲文数词与名词搭配看几个特殊祭品词[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黄婧;李庆福;;数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模糊及其修辞功能[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张延成;;论佛经数名“那由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覃德民;;翻译琐谈——兼论《资本论》汉文版的相关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8 栗君华;;试析《儿女英雄传》概数的表达方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9 王长武;;“N”用法再探[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10 方传宏;;有形多形的英语形容词[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杰;;关于日语的数量表现及其教学[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2 陈丛耘;;谈数词店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韩杰;;谚语中的数词对举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英U,
本文编号:452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5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