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4:13

  本文关键词: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快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发布的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之内,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个平台浏览发布微博。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对聊天室,BBS论坛和90后论坛语言的研究,还没有人对微博上使用的语言做过相应的研究。微博语言属于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人出于对微博的爱好,在文章中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微博语言作试探性的分析。微博语言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也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快速的适应微博上的交流,能够在交流时建立信心,增加兴趣,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乐趣。 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上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为目前在国内所有门户网站的微博产品中,新浪微博最受人们欢迎,使用人数也最多。据新浪微博官方宣布,截至2010年10月底,用户总人数已达5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作者平均每天在新浪微博上花费至少一个小时用来浏览其他人写的微博。新浪微博提供了收藏功能,方便作者在浏览的过程中选取有不同特点的微博进行收藏,到收集语料完为止共收藏了500多条微博作为论文研究的语料,旨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出发,从语场、语旨和语式对微博语言的特征做详细的研究。 韩礼德把语域定义为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新浪微博是网络的一个角落,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发微博来分享周围的人和事,有其特定的成员参与,并且有其自己的语言彳亍为特点,可以称之为一个言语社区。微博语言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有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社区的语言特征。它以其独特的特征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微博中得到的充分的应用,发展和体现,这主要得益于其产生所依赖的特殊的语场,语旨和语式。 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网络语言‘及微博的功能,并简要介绍了该研究的目标,语料的采集方法和本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回顾了网络语言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语域理论。第三章运用语域理论,分别从语场、语旨和语式详细分析了微博语言的特征:第四章再次运用语域理论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五章探讨了微博客者们使用微博语言的动机。第六章对论文研究情况作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新浪微博 微博语言 语域理论 语场 语旨 语式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0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10
  • Chapter One:Introduction10-22
  • 1.1 An Introduction to Netspeak10-12
  •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icroblog12-19
  • 1.2.1 Following Role13-15
  • 1.2.2 Commentary Role15
  • 1.2.3 Forwarding Role15-16
  • 1.2.4 Microgroup16
  • 1.2.5 Medium16-19
  • 1.3 Objectives of the Present Study19
  • 1.4 Data Collec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19-20
  • 1.5 The Layout of this Thesis20-22
  • Chapter Two:Literature Review22-34
  • 2.1 Relevant Studies on Netspeak22-26
  • 2.1.1 Studies on Netspeak Abroad22-24
  • 2.1.2 Studies on Netspeak in China24-26
  • 2.2 Halliday's Register Theory26
  • 2.3 Microblog Language as a Register26-34
  • 2.3.1 Sina Microblog as a Virtual Speech Community26-30
  • 2.3.2 Microblog Language as a Variety30-31
  • 2.3.3 Microblog Language as a Register31-34
  • Chapter Three:An Analysis of Miroblog Language from Perspective ofRegister Theory34-64
  • 3.1 Field of Discourse34-39
  • 3.2 Tenor of Discourse39-44
  • 3.2.1 Power39-41
  • 3.2.2 Solidarity41-44
  • 3.3 Mode of Discourse44-64
  • 3.3.1 Phonological Level44-49
  • 3.3.2 Lexical Level49-57
  • 3.3.3 Syntactical Level57-59
  • 3.3.4 Graphological Level59-61
  • 3.3.5 Code-mixing and Code-switching61-64
  • Chapter Four:Case Study64-74
  • 4.1 Field of Discourse64-67
  • 4.2 Tenor of Discourse67-69
  • 4.3 Mode of Discourse69-71
  • 4.4 Summary71-74
  • Chapter Five:Microbloggers' Motivations for Using the Miroblog Language74-80
  • 5.1 Pursuing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74-75
  • 5.2 Concealing and Expressing Themselves75-76
  • 5.3 Advocating Innovation and Novelty76-78
  • 5.4 Stressing Relaxation and Recreation78-80
  • Chapter Six:Conclusion80-84
  • 6.1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tudy80-81
  • 6.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81-82
  • 6.3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Study82-84
  • BIBLIOGRAPHY84-88
  • APPENDIX88-100
  • ACKNOWLEDGEMENTS100-102
  • PUBLISHED PAPERS10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继刚;商务微博的传播功能与文本写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聪;微博语言特点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3 张佳琦;网络购物语言的语域理论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王利敏;英文微博语言文体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秦珠芳;“钓鱼岛事件”微博转发特点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55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